在线文库
未指定作者名称拼音首字母
闕名
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 管中窺天賦
- 天賦
- 二黃人守日賦
- 黃雲捧日賦
- 慶雲抱日賦
- 日載中賦
- 二氣合景星賦
- 景星見賦
-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
- 五色卿雲賦
- 白雲無心賦
- 氣賦
- 明水賦
- 藉田賦
- 土牛賦
-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
- 七夕賦
- 水始冰賦
- 以德為車賦
- 積薪賦
- 太學觀春宮齒胄賦
- 朝元閣賦
- 請長纓賦
- 日觀賦
- 瓦鬆賦
- 衡賦
- 衡誠懸賦
- 駕幸宣輝門觀試舉人賦
- 吳公子聽樂觀風賦
- 泗濱浮磬賦
- 竹賦
- 洞簫賦
- 白鸚鵡賦
- 舞馬賦
- 舞馬賦
- 漢文帝卻千里馬賦
- 繪事後素賦
- 霓裳羽衣曲賦
- 元圃園講頌
- 造石浮圖頌
- 授武三思鴻臚卿制
- 擬中書侍郎平章事制
- 屯田郎中李景進可工部郎中制
- 除王寓黃翼度支郎官制
- 授李燧平盧軍節度使制
- 授王安實天雄軍節度使制
- 授韋有翼劍南東川節度使制
- 南華經策問
- 謝奉聖制隆國寺碑表
- 老君降壇賀表
- 為王相公請改六書表
- 請加開元神武尊號表
- 為劉幽州請致仕表
- 為盧從願請替東都留守表
- 西河大破吐蕃賀表
- 賀元元皇帝靈應表
- 請加應道尊號表
- 賀寫道德五本表
- 賀大同殿鍾鳴表
- 賀宮內柑子結實表
- 謝許常參官追勝宴樂表
- 上老君瑞象表
- 河陽陝東破賊賀表
- 賀萬年縣甘露表
- 賀仆固懷恩死並諸道破賊表
- 為裴令公舉裴冕表
- 賀雙鵲補天尊殿隙壞表
- 賀文單國進馴象表
- 皇帝一發連二兔請付史官表
- 賀瑞禾成文表
- 為李懷光讓起複表
- 為李懷光讓起複第二表
- 代宣王誦讓皇太子表
- 為吉州太守賀赦表
- 謝敕書賜臘日口脂等表
- 謝敕書賜臘日口脂等表
- 謝敕書賜臘日口脂等表
- 為河東副元帥馬司徒請刻禦制箴銘碑表
- 為趙侍郎乞歸河中侍兄表
- 上太上皇及皇帝尊號表
- 賀收劍門表
- 請加尊號表
- 賀黃河清表
- 蘇州賀赦表
- 請上尊號表
- 再上尊號表
- 上慶成節表
- 請上尊號表
- 請仍以國忌日行香表
- 賀殿前穿井得甘泉表
- 上嘉會節賀表
- 賀朱全忠進白兔表
- 為王尚書遺表
- 代鄜州太守賀赦表
- 請更定選曹事例表
- 請建宗廟表
- 上嘉慶節表
- 上永壽節表
- 上天清節表
- 為李諫議賀赦表
- 定朔請從李淳風議奏
- 請忌日仍理軍務奏
- 升祔後請肄樂奏
- 請停親拜嶽瀆奏
- 上劉子元議孝經老子注易傳奏
- 上司馬貞等議孝經老子注易傳奏
- 請仍用冬至日受賀奏
- 長至祥瑞奏
- 請移植三脊茅奏
- 駁請移植三脊茅奏
- 老人星見奏
- 老人星見奏
- 覆舅母服制奏
- 千秋節祥雲見奏
- 南北郊祥瑞奏
- 上慶雲奏
- 議加文列庚桑為真人奏
- 請頒賜洞靈等三經奏
- 請旌表董思寵奏
- 請禁諸州借使度支錢物奏
- 請免田希鑒後嗣死罪奏
- 定追葬沈太後儀注奏
- 請選人兼用兩考奏
- 請令浙東西依稅限納當錢奏
- 澄清選例奏
- 公除赴祭奏
- 請有罪奪實封奏
- 請台司增置法直員額奏
- 定承襲食封奏
- 請給六品已下左降官祿料奏
- 請三年一造職田文簿奏
- 請收市銅物鑄錢奏
- 請添借百司本錢奏
- 請令納課陪廚戶等人歸府縣奏
- 請選儒臣赴學講論奏
- 請肅朝儀奏
- 請詩享月停薦食奏
- 請停實估奏
- 處分盜罪奏
- 請準舊例分察尚書省奏
- 禁額外徵錢奏
- 論避皇太子名諱奏
- 請舉館驛舊制奏
- 減冗員奏
- 請減比遠州縣選數奏
- 勾當食利本錢奏
- 酌定放免兩稅奏
- 請停散官敘封奏
- 禁代納匹段奏
- 定皇太後稱號奏
- 請裁減食利本錢奏
- 請申明舉主事例奏
- 請集百官讀皇後諡議奏
- 請改定御史班位奏
- 請宣示申光蔡三州貢物奏
- 請定錢數出入條制奏
- 議錢貨輕重奏
- 祀風師奏
- 請獎班肅奏
- 平河北諸道請告廟奏
- 請令諸道年終勾帳奏
- 請盟吐番不告廟奏
- 定臨刑稱冤奏
- 請減回避例奏
- 遷廟奏
- 修聖政紀奏
- 請停奏補奏
- 請嚴山陵諸減選例奏
- 量放宗子出身條例奏
- 請減山陵挽郎選數奏
- 請敬宗廟祝文罷稱孝弟奏
- 覆輟朝例奏
- 請定諸道奏補及致仕章服等例奏
- 請定科目選官事例奏
- 請令有司勿進祥瑞奏
- 補宿衛官健名額奏
- 請禁盜采水柏柴灰奏
- 請停廢三衛子弟奏
- 請禁自薦求遷奏
- 定糾告行鉛錫錢賞例奏
- 進凱樂奏
- 請限進士帖式字數奏
- 請令孟琯兼往洪潭存恤奏
- 請修書閣奏
- 請定諸道奏補事例奏
- 請減三銓令史奏
- 請複東西銓廳事舊例奏
- 請定仆射上儀奏
- 請定殘欠羨餘錢物條件奏
- 請應諸科目並就吏部考試奏
- 請申禁僧尼奏
- 請量抽三銓注擬員闕奏
- 請權停舊錢奏
- 請諸親注擬外官詳具家狀奏
- 請杜將健官影占奏
- 請停節度等使子孫奏留本道奏
- 請嚴禁雜榷奏
- 請令舉薦堪為縣令錄事參軍奏
- 請量罰薦舉不合例奏
- 請詳核刺史理績奏
- 請斷獄依舊程限奏
- 定五經博士爵秩奏
- 請定決獄日限奏
- 請施行新編格後敕奏
- 請更定禮部放榜事例奏
- 覆奏疏理諸色入仕奏
- 請讀時令奏
- 請禁斷稱冤越訴奏
- 先試帖經奏
- 請更定三考奏改並及第人數奏
- 申論愛州刺史張丹罪狀奏
- 請命代官留任候除奏
- 請改知東西兩推奏
- 請貴糴便農奏
- 論郭仲文不合襲封奏
- 請吏部選人頒行長榜奏
- 請接濟諸州閑散宗室奏
- 請於五經字樣後附九經字樣奏
- 請紀錄時政奏
- 論韋籌進書史解表奏
- 請準受代官赴闕奏
- 請常參官拜掃給公券奏
- 請量留料錢奏
- 許常參等官有疾得乘簷子奏
- 請更水名奏
- 禁園戶盜賣私茶奏
- 禁商人盜販私茶奏
- 請祧代宗奏
- 請停散試官攝州縣事奏
- 請定祀九宮儀注奏
- 定宰相兩省官拜賀朝儀奏
- 請禁伐桑奏
- 請改河陽等縣為望州縣奏
- 請以罰公主封物宣付史館奏
- 請禁止奸欺奏
- 請更定應舉保人例奏
- 毀佛像奏
- 勒令僧人還俗奏
- 請修繕東都太廟奏
- 論韋宏質奏
- 請詳定廟制升祔奏
- 請定祝文稱號奏
- 增諸州刺史俸料奏
- 請令婚田諸訟先陳府縣奏
- 交替職田合計閏月奏
- 請禁屠牛奏
- 請宣示湧泉瑞應奏
- 據三司推勘吳湘獄罪狀奏
- 請定三院御史除授月限奏
- 神主改題不改造奏
- 議罰朝參不到奏
- 請禁斷供應戶奏
- 請監決官先引問囚徒奏
- 請嚴禁屠牛奏
- 請準崔龜從立私廟奏
- 請依舊例放選奏
- 條陳考課事例奏
- 議平贓定估奏
- 請定去任官犯罪科條奏
- 責成諸道觀察使奏
- 更定科目事例奏
- 準敕厘革中外奏請官額奏
- 議免攤配逃亡戶口賦稅差科奏
- 請以降誕日為乾和節奏
- 上皇太後尊號奏
- 避哀帝禦名奏
- 妖星不見奏
- 上積善宮名奏
- 請改定乳母封號奏
- 請修置武明王廟奏
- 請增貢舉額數奏
- 請諸道申送員闕奏
- 請禁夜行奏
- 請追封皇兄皇侄奏
- 請修唐史奏
- 乞降河南諸方鎮制命奏
- 請追取本朝法書奏
- 論兩省官常朝宜拜奏
- 中書不得輕給告示奏
- 定諸道奏除官員額數奏
- 定刺史縣令賞罰奏
- 請準例徵光台禮錢奏
- 量添縣官尉簿奏
- 請令節度等使歸本任奏
- 請重行分察條例奏
- 點檢前資官告敕奏
- 請詳定長定格循資格十道圖奏
- 任諸藩奏辟軍事判官奏
- 請權停選舉奏
- 貞簡太後升祔禮畢請行享祀奏
- 上皇太子婚禮奏
- 請定東都鄴都奏
- 請定鄉貢童子事例奏
- 皇太後喪服議奏
- 議毀京內南北城奏
- 甄錄偽蜀官員奏
- 請停賜庶僚官告及朝對奏
- 請定新除官及差使辭謝奏
- 請定台參奏
- 請複台巡舊例奏
- 請定檢勘非理死亡及喪葬儀制奏
- 請增五經考試官奏
- 請定選人過格奏
- 王蟾應歸吏部考試奏
- 請下所司抄錄詔書送館奏
- 請添點檢朝班御史奏
- 條覆選人事例奏
- 覆追崇廟號奏
- 請令宰臣兼判國子祭酒奏
- 重給告身事例奏
- 請定奏薦人數奏
- 請臨軒冊命奏
- 論宰臣常朝宜拜奏
- 朝官升任宜令中謝奏
- 請複置格杖奏
- 群臣乞假覲省請量賜茶藥奏
- 請準舊式五月一日起居奏
- 景宗宜合食太廟奏
- 請及第人文書詳書履曆年月奏
- 請檢勘南郊行事官文書奏
- 條陳貢舉事例奏
- 重定正冬朝會禮儀奏
- 請禁師生稱謂奏
- 請定銓選事例奏
- 請依舊格考試進士奏
- 請定禘饗配食奏
- 申明土貢奏
- 請賜東丹王等姓名奏
- 請編錄奏對公事奏
- 朝臣丁憂乞頒齎布帛奏
- 議覆收買京城坊戶菜園條例奏
- 請申定官民喪葬儀制奏
- 定衣服制度奏
- 定使相班位奏
- 重定三京諸道州府地望次第奏
- 請更定諸州貢人朝拜儀制奏
- 請下兩浙荊湖購募野史奏
- 新立條件奏
- 請量減選數奏
- 詳斷盧嵩等奏
- 定私鹽科罪奏
- 核定雪冤超資條例奏
- 請優經學出身選任奏
- 準敕修淩煙閣奏
- 諫親送葬奏
- 請定刺史選舉軍州判官條例奏
- 請修奉列聖陵寢奏
- 請加吳山封號奏
- 覆奏程遜等陳時務奏
- 請改廟諱偏旁奏
- 請改定枉法贓罪奏
- 請定朝官除任月限奏
- 議臣寮居喪終制除授奏
- 請更定朝班奏
- 請定內外官吏對見條例奏
- 覆冊四廟奏
- 請準舊式賜食儀制奏
- 行朝起居依在京事體奏
- 請複舊制廊下賜食奏
- 進苑恕策奏
- 進竇溫顏策奏
- 分別常參官奏
- 請改正漏刻奏
- 進盧燦策奏
- 進李祥疏奏
- 請準段禺修齋壇屋宇奏
- 請詳定明宗朝敕制奏
- 請建慶昌宮奏
- 乞御史照舊例分判事宜奏
- 日食救護奏
- 請定公主出降儀奏
- 請定唐廟制度奏
- 請定官品奏
- 點檢起居官奏
- 據乞賜院額奏
- 請定仆射入朝儀注奏
- 請修制配享獻享禮奏
- 條陳減選奏
- 請朝拜睿陵奏
- 請降階迎四廟冊案奏
- 請勘尋選人失墜告牒事理奏
- 請禁業主牙人陵弱商賈奏
- 請孟冬祫祭奏
- 迎太廟神主儀注奏
- 量定郊祀璧幣制度奏
- 請祀郊廟用祝版奏
- 請刪定法書奏
- 條陳考課事例奏
- 請定文武官朝參不到罰例奏
- 請立皇太子疏
- 請節哀親政疏
- 請增添聞奏條令疏
- 請罰到任遲延疏
- 請厘正托故不之任疏
- 請置祗候屋宇疏
- 請推問臨決稱冤疏
- 請設官講明經義疏
- 請以壽星配社兩京立萬壽殿狀
- 奏兩監學生員額狀
- 請令常參官舉人自代及縣令犯罪坐舉主狀
- 奏得古釜狀
- 奏姚中立高鍇考試狀
- 奏鄧琬等禁係狀
- 奏酌量增減諸司食利錢狀
- 條奏鹽法狀
- 立二王三恪狀
- 奏忌辰前後日不坐朝狀
- 奏請避諱狀
- 奏李自倫孝義狀
- 奏定高祖郊壇配坐狀
- 請量留太穀令李殷狀
- 張嗣宗不受代狀
- 除宰相劉晌兼判三司擬狀
- 投宰相箋
- 請選良家女充後宮議
- 定樂議
- 舅甥服制議
- 禘袷議
- 李師道私廟議
- 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諡議
-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諡議
- 韓皋祔廟議
- 修宗廟議
- 請依李琪朔望奏對議
- 覆奏盧文紀請禦書殿最臣寮議
- 私齋不得廢大祀議
- 請定旌表門閭式議
- 對馮相會天判
- 對驅儺判〈月晦,所司闕堂贈之禮。〉
- 對西陸朝覿判〈西陸朝覿,闕肜繹之儀。御史劾之非其時不合禮。〉
- 對不拘文法判〈甲為守,不拘文法。科其罪,曰:「無為而已。」〉
- 對增貲就賦判〈劉乙為邑道百里,增貲就賦,減年從役。〉
- 對蜀物至京判
- 對鄉貢進士判〈鄉舉進士至省求試秀才,考功不聽,求訴不已。〉
- 對鄉貢進士判〈鄉舉進士至省求試秀才,考功不聽,求訴不已。〉
- 對鄉貢進士判〈鄉舉進士至省求試秀才,考功不聽,求訴不已。〉
- 對舉抱甕生判〈河南東持斧舉抱甕生,或告雲矯。州科生妄罪。不伏。〉
- 對薦賢能判
- 對請立長子為嗣判
- 對芝草白兔由刺史善政判
- 對赤烏巢門判〈乙喪親之後,家有赤烏巢門,白兔遊墓。人告不報官司。〉
- 對投箋獲弟判
- 對嫂疾得藥判
- 對墳樹有甘露判
- 對墳樹有甘露判
- 對孔目判
- 對孔目判
- 對番官判〈番官請稍食,不給,訴求達吏。〉
- 對流外判〈流外解請兵部勞,所由不許,訴五品以上。〉
- 對差羊車判〈丁被差羊車小吏,辭曰「籍小年高」。〉
- 對小吏歡言判〈景與小吏歡言,倨見功曹,將黜不伏。〉
- 對畋獵三品判
- 對覆車罝罘判
- 對金吾不辨夜判
- 對不饁獸於郊判
- 對澤虞傷田苗判
- 對招虞人以弓不進判〈甲畋於郊,招虞人以弓不進。法司劾辭以守官。〉
- 對中郎率家僮出畋判
- 對仲夏百姓弋獵判
- 對出畋毀耕者之瓶判〈丁畋於渭表,毀耕者之瓶。詬丁及父為厲事。〉
- 對張侯下綱判
- 對用毒矢而射判〈乙用毒矢而射,跡人禁之。云:「貴其必獲。」〉
- 對金吾不供畋矢判〈金吾申不供畋矢,冬狩有闕。〉
- 對搏獸判〈山有徒搏殺獸者請賞,州之所不與。使科州違式,不伏。〉
- 對捕獸判〈設穽獲取獸,而誤陷人。有司按罪。不伏。〉
- 對捕鳥鼠獲豹判〈甲捕鳥鼠獲豹,以為有異,送官求賞。所由科罪。〉
- 對采捕判
- 對觀魚判
- 對取魚判〈有人取魚,輕車重馬。或告非法,訴有古義。〉
- 對不知名物判
- 對不知名物判
- 對不知名物判
- 對小吏陵上判
- 對衣狸制判〈或人衣狸制。有司糾云:「不稱其服。」〉
- 對執鐃失位次判〈公司馬執鐃,或告失位。訴云:「不爽疾徐之節也。」〉
- 對挈壺挈轡不供判〈律挈壺氏合挈轡以令之。云:「官有守,不供其事。」〉
- 對載稻判
- 對誓戒判〈甲掌誓戒,鋪敦大防。人告其紿遊,云:「不可測度。」〉
- 對請侯降者判〈浙江西防禦使請侯降者。御史台守約而爭,雲非功臣。〉
- 對不受敵判
- 對先登判
- 對斬將後殿判
- 對戰勝作彝器判
- 對克狄孥來判
- 對獲五甲首判〈景獲五甲首,請隸五家。御史按景幹賞蹈利。訴雲銳士。〉
- 對為將失禮判
- 對旋凱獻俘判
- 對獻捷稱其伐判〈河源使獻捷,驟稱其伐。〉
- 對還生口判
- 對獲俘衣之判〈乙攻城,獲俘衣之。或以為非,曰:「使其如歸。」〉
- 對以囚為前鋒判
- 對棄子判
- 對愛子為賊所執判
- 對擅發兵判〈甲奉使副討罪,擅發兵,殺康國王。執事加賞。或非之。〉
- 對矯節用兵判〈矯節使邊,逢諸國有難,遂以兵革平之。議不加賞。〉
- 對軍副別屯斬人判
- 對司馬斬嬖判
- 對死政判〈死政之老求廩食。乙以其無所歸,供以間粟。〉
- 對輕過罰甲判〈士門使輕過罰甲。按察使糾之。〉
- 對恤士判
- 對勇壯逾羽林亭判
- 對立功流例判
- 對背侍從征判
- 對複矢判〈劉說家有喪,登車,用箭複魂。人告越禮。〉
- 對立功執商判〈乙立軍功,合授官。或告親執商賈業。〉
- 對事貌相似判〈甲容貌與乙相似。甲歿後,門人師事乙。鄰人讓其非禮。〉
- 對釋菜爭論判
- 對持論湯武判
- 對笙師不施舂牘判〈甲為笙師,以教陔樂,不施春牘等三品。科之。訴不伏。〉
- 對樂懸畫蚡蝑判〈得樂懸上畫蚡蝑,所司以細碎失禮。不伏。〉
- 對四品女樂判
- 對笛判〈甲制碧鮮以當簻,本四加一。所由科其不節。訴不伏。〉
- 對樂師教舞判
- 對習結風技判〈得乙習結風之技,縣長以其惰業責之。〉
- 對瞽相判〈得太常備宿懸於大祭,有瞽而無相步。所由請罪之。〉
- 對未上假借判〈丁受官未上,於所部假借。科其罪,監臨不伏。〉
- 對乾沒稍食判〈乙主稍食,輒自乾沒,為方書所劾。〉
- 對取錢授官判
- 對受囚財物判〈丁受囚財,增其語,贓輕減罪。省司駁議非當鬻獄。〉
- 對脫枷取絹判
- 對吏犯徵贓判
- 對主簿取受判〈外州申屬縣主簿部內取受,州將不之罪也,出錢與之。〉
- 對尉用官布判
- 對不奠其祿判〈得主司納錢,不奠其祿,致令不可覆校。〉
- 對奇請他比議判
- 對誘人致罪判〈甲誘丁致罪,令其同坐。云「人各有心」。〉
- 對因醜致罪判
- 對犯徒加杖判
- 對解桎判
- 對刑罰疑赦判
- 對犯憲罰判
- 對兩貫判
- 對兩貫判
- 對移貫判〈乙移貫。所由以軍府州不許。訴云:「今不簡點。」〉
- 對樂土判
- 對還墳判
- 對避市籍判
- 對率家屬籍名田判
- 對是儀書衣主司舉正判
- 對命農判〈得習壤常命農夙駕桑田,采茅為索。人訴遇雨,不充其役。〉
- 對為人興利判
- 對清白二渠判
- 對惰農判
- 對徑逾判〈乙有畝鍾田,苦徑逾者。訴廬氏不禁。〉
- 對小國附庸判
- 對多田判
- 對射田判〈或人於京兆府射蔭田。〉
- 對田中有樹判〈乙有樹於田中,裏人讓之。稱在疆場。〉
- 對萊地判
- 對襲爵佯狂判
- 對養侄承襲判
- 對城者謳甲判〈甲為植巡功,城者謳之。甲乃鞭之。其城者訴不伏。〉
- 對木墜誤壓判〈將作官修城,木墜,誤殺行者。〉
- 對於市驚眾判〈乙於市驚眾擾亂。〉
- 對穿牆出水判〈甲孟穿牆為水竇,流其惡於街衢。坊人論告。〉
- 對開溝向街判
- 對築牆判
- 對宅判
- 對臨宮判〈景登高臨宮,法司斷徒一年。景訴雲令所。〉
- 對臨宮判〈景登高臨宮,法司斷徒一年。景訴雲令所。〉
- 對縣令不修橋判
- 對棄符繻判
- 對作刻出關判
- 對謁者私度關判
- 對義井判
- 對注書判〈斛律景注書為長孫乙所竊,遂行於代。景勇訟之。〉
- 對注書判〈斛律景注書為長孫乙所竊,遂行於代。景男訟之。〉
- 對易道判
- 對易道判
- 對易道判
- 對易道判
- 對易道判〈景虞吉有他不燕。或謂係心於一,雲義及豚魚,誌不可變。〉
- 對易道判〈景之宋得乾坤,丁告違禁。景不伏。〉
- 對署書題閣判
- 對好長鳴判〈子弟好長鳴,鄰告是過聲。〉
- 對巫祠秦中判
- 對巫恒判〈巫恒堂贈,鄉人反接,置於廣柳。〉
- 對妖言判〈王遇於鄉閭妖言,村人告事。〉
- 對占相判
- 對鬻繒不利度木為業判〈丙鬻繒不利,度木為業。鄰告惰農。〉
- [[對陶人判〈市稱陶[A105]者,髻墾薜暴。〉|]]
- [[對[A105]人判|]]
- 對鉤距為業判〈甲以鉤距為業,鄉人告,不論。〉
- 對祭天判
- 對百神判〈將事百神差日,有司不舉。〉
- 對士不合設壇判
- 對士不合設壇判
- 對用牲於門判
- 對鬯酒不供判
- 對匹士太牢祭判〈匹士太牢而祭。〉
- 對祭器奢僭判〈甲飾祭器以璉珩,劾其奢僭。訴:「禮也。」〉
- 對祭四鎮判
- 對家廟失祭判
- 對立廟藏衣判
- 對祭後土判
- 對犧牲判〈太常申稱:充人養供大祀,犧牲不如法,致瘦損。〉
- 對掘窖試之判
- 對於途墜坑判
- 對生徒擢塵判
- 對寫告身判〈麹紹違法寫告身,邀勒選人。為選人所告。〉
- 對故紙判〈州申遠年故紙,請賣充公廨支用。〉
- 對投壺判
- 對私雇船渡人判
- 對市賈為胡貨判
- 對貨有滯於人用判
- 對買賣不和判〈乙買賣不和,鄣固以取財科杖罪,郡以盜論。乙並不伏。〉
- 對和市給價判〈和市緒帶準法,合即給價直,少府監以稍入供之。〉
- 對行人供濫物判
- 對熟羌市易判
- 對真臘國人市馬判
- 對稅商判
- 對傭賃判
- 對剉草誤斬指斷判〈甲雇乙銼草。乙睡誤斬指斷,請保辜。不伏。〉
- 對造瓦判〈甲雇乙造瓦,口五分。畢計其全。乙不伏。〉
- 對造五齊三酒非九穀判〈所司造五齊三酒,憲司以非九穀罪。云:「歲無餘。」〉
- 對公酒後時判〈甲為公酒後時,為主司所詰。辭曰:「酒材不足。」〉
- 對酒正以水入王酒判
- 對庖人進炙判〈乙為庖人,進炙有發繞之,將科罪。訴云:「當有讎事。」〉
- 對甲為食官判〈甲為食官,準赦合入五品。所司不許。〉
- 對盜酒判
- 對夢殿上有禾判
- 對寢延部人判
- 對詐稱官銜判〈辛詐稱官,銜取給州縣。所司以偽論。不伏,仰正斷。〉
- 對部曲判
- 對婢判
- 對買奴雲是良人判
- 對奴判
- 對奴死棄水中判〈丙奴死,不埋棄水中。人告之。〉
- 對夢冰下人語判
- 對夢處女鼓琴判
- 對正室為門子判
- 對告密判
- 對官戶判〈官戶炙麵送掖庭,舊有疹疾。所由以非五十以上,不許。〉
- 對竊錢市衣與父判
- 對折指判〈甲緣木損折枝指,謂三疾數足。官不許事。〉
- 對病疾判〈得甲為郡守,賜告養病,而出界歸家。法司科罪。甲不伏。〉
- 對臥大夫簀判〈甲寢臥大夫簀,執燭者請易,竟不改而卒。〉
- 對縣君死複判〈縣君死於路,所由不以綏複於右,不給役車遞還。〉
- 對男取江水溺死判〈顧乙從母所好,令男十五里取江。水溺死不為之服。〉
- 對男取江水溺死判〈顧乙從母所好,令男十五里取江水。溺死不為之服。〉
- 對男取江水溺死判〈顧乙從母所好,令男十五里取江水。溺死不為之服。〉
- 對溺死判
- 對溺死判
- 對同姓為主判〈甲妻亡,無主後者,乃命同姓主。或人告失禮,所由科之。〉
- 對主者不杖判
- 對寢苫枕草判
- 對奪情腰絰服事判
- 對輿屍謁廟判〈鄭太曾祖亡,輿屍謁其家廟。人告狂怪。〉
- 對裏尹為主判
- 對著服六年判
- 對著服六年判
- 對哭子哭夫判〈季氏夫子喪,哭不舍晝夜。鄉人告違禮。〉
- 對哭子哭夫判〈哭子哭夫事。〉
- 對父在杖堂判〈戊居母喪,父在,杖於堂上。〉
- 對練祥群立旅行判〈丁三年之喪,練祥群立旅行。〉
- 對祥鼓素琴判〈戊祥之日鼓素,琴鄰人告違禮。〉
- [[對斷屠判〈京兆府申奏敕斷屠,百姓造{四林}不止,未知合不?〉|]]
- 對屠龍判〈丁以屠龍為業,乙告不經。〉
- 對射牛判
- 對驅犢蹊園判〈乙驅犢蹊丑園。丑怒,留其犢。乙訴強劫。〉
- 對殺牛判〈景告丁殺牛事。丁別款景鑄錢。州斷盡處極刑,使出從徒。〉
- 對為父殺牛判
- 對不埋狗判〈城外多死狗,法司責京兆府不埋。訴非掩骼時。〉
- 對射猿判〈戊至景乘舟來峽,射猿中之。黜其職。景不伏。〉
- 對死官鵝判〈乙養官鵝多死。或告不以人養鳥。〉
- 對斷屠月殺燕判〈甲以蒺藜飼鳦子致死。鄰人告,斷屠月殺燕子。〉
- 對養賈兒判〈丁養賈兒,能馴擾。啄人穀不伏賠。〉
- 對為硩蔟判〈甲為硩蔟,以十日號覆鳥巢。〉
- 對殺鳥獸判〈今有過而殺傷鳥獸者,甲以人成之。〉
- 對解鵲語判
- 對神為異聲判
- 對解牛鳴判〈乙聞牛鳴,雲是生三犧。或告妖妄,欲科罪。不伏。〉
- 對釁龜判〈甲釁龜不辨名物,將罪之。云:「且釁而後辨。」〉
- 對家貧致墨判〈易人家貧,致墨以自給。科惰農。〉
- 對元衣判
- 對讀衛生經判〈甲讀衛生經,而知吉凶。乙告違敕。法司科擅卜禁刑。〉
- 對太倉耳缺判〈太倉申左右耳缺,大農不稱其任。〉
- 對氏為量判〈氏為量,容鬴令人概而不稅。所司科之。〉
- 對度判
- 對鬥秤判
- 對貯槁判
- 對磑分利不平判
- 對鏇樹為杯碗判〈得甲鏇榆樹為杯碗出賣,鄉官責其遊手惰業。〉
- 對村人借罐判
- 對有五熟釜判〈封君有五熟釜而銘其口,鄰人告違。曰:「嚐有所賜。」〉
- 對告家有九龍鼎判〈是賢告耳孫家有九龍鼎,曆代寶之。恐非人臣所宜蓄。〉
- 對執蒲葵扇判〈乙常執蒲葵扇於盛暑,人多效之。或告妖眾。〉
- 對並冠兩梁判
- 對禁楚制判
- 對權衡判
- 對引漏水判
- 對得亡印判〈丙拾得亡印而用,科罪不伏。〉
- 對獲古鏡判
- 對斫街樹癭造枕判〈人有告木奇,斫街樹癭,云:「擬將造枕進。」金吾劾之。〉
- 對造削判〈丙居魯造削,遷鄭而不良。所由科罪。訴云:「非地氣。」〉
- 對削金判
- 對好鉤判
- 對皮判
- 對戒豐判〈施道安有戒豐,人紿之是不祥物,遂命棄之。因取以告縣。〉
- 對私制九章判〈乙私制九章重等。〉
- 對斷錦繡判
- 對水石類銀判
- 對磨錢判〈甲磨錢質而取鋊,乙告之。訴不更鑄。〉
- 對無名錢判〈東門韜訴主司負物。吏詰之,韜云:「祖有無名錢。」〉
- 對拾遺錢判
- 對鑄錢數倍判
- 對鍾官所鑄判
- 對母子權判〈順成方請為母子權,渝其好肉。所司下科違法。〉
- 對織素判
- 對練不宿井判〈丁為水練,不宿井七日夜,所司科罪,訴云「晝暴」。〉
- 對黃潤判
- 對龍輔判〈張魯私家畜龍輔不獻。〉
- 對開銅坑判
- 對璧判〈璧肉倍好,太常以為度失,將薦不可。〉
- 對穀珪判
- 對采木判
- 對橘奴判〈甲有橘奴,不書版圖。大比被糾,訴稱:「田賦不闕。」〉
- 對平慮判〈僧稱院有一株平慮,依驗乃是忘憂。〉
- 對竹判
- 對盜瓜判
- 對芋判〈甲以蹲鴟自業。丁告其惰農。〉
- 對椑子判
- 對梨橘判
- 對盜稻橘判
- 對甕負判〈甲甕負,被乙蕩倒。索陪,乙不伏。〉
- 對二月不供宮人炭判〈鉤盾二月不供宮人炭,請處分。〉
- 對鑿井獲鏡判〈鑿井得古鏡,不送官司。鄰告違法。〉
- 對方領為衣判〈甲為方伯,以黃紈方領為衣。丁告,不伏。〉
- 對貲次如苴卜得乾坤判
- 對登城而指專席而坐判
- 對旄人奏散率木修防判
- 對常好種荔繼母出服判〈戴子恭平居常好種荔,時人以為不道。又曾元母出不知服。〉
- 對結交四騎獲豹不賞判
- 對被發禱鬥學盤盂書判
- 對漆室染瘡緋衣版授判
- 對萊田征稅閑人執事判〈萊田舊不應稅,縣令有征納。又客戶閑人,請移執事。〉
- 對損名馬式直講考經判〈損名馬式又直講請考專經。〉
- 對父友操杖諸母漱裳判
- 移劉吏部書
- 少林寺準敕改正賜田牒
- 太原鄉牒
- 旌張孝子牒
- 奉敕禁止三茅山樵蘇牒
- 牒鄆曹濮觀察使
- 奉敕立青羊宮碑牒
- 大唐傳載序
- 灌畦暇語自序
- 尊勝經序
-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
- 修行道地經序
- 達摩多羅禪經序
- 法句經序
- 上清靈寶大法古序
- 上清靈寶大法元序
- 嵩山太無先生氣經卷序
- 無能子序
- 塗金造像記
- 造阿彌陀像記
- 道安禪師塔記
- 造阿彌陀像記
- 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
- 雙像記
- 谼穀寺建塔記
- 敕還少林寺神王師子記
- 造彌勒像記
- 造阿彌陀像記
- 光宅寺法堂石柱造像記
- 王三娘墳記
- 重修順祐王廟記
- 盧府君碑陰記
- 造阿彌像記
- 冊祭廣利王記
- 房史君翠峰亭題記
- 建塔國師奉敕追號記
- 重藏舍利記
- 利濟侯廟記
- 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
- 三貞祠碑記
- 陀羅尼經幢記
- 西關淨化院記
- 龍興寺百法院禮佛會石幢記
- 謙公安公構造殘碑記
- 東鐵塔記
- 崇勝寺丁思禮造像記
- 江夏縣緣果道場七層磚塔下舍利銘記
- 擬公孫龍子論
- 二都不並建論
- 盟吐蕃題柱文
- 張珂造尊勝經石幢詞
- 佛頂尊勝陀羅尼石幢讚
- 尊聖陀羅尼幢讚
- 尊勝幢讚
- 尊勝幢讚
- 結金剛經會碑
- 大泉院創建佛殿功德讚
- 趙州真際禪師真讚
- 渾儀銘
- 鄜州寶室寺鍾銘
- 懷州獲嘉縣朱四娘為女造浮圖銘
- 桐柏觀銅鍾銘
- 大唐易州新安府折衝李公石浮圖銘
- 唐故將軍柱國史公石像銘
- 蒲州虞鄉縣令劉君幡竿銘
-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銘
-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銘
- 建幢銘
- 石燈台銘
- 幽棲寺尼正覺浮圖銘
- 唐武德鑒銘
- 鞶鑒銘
- 唐晉陽龍鐵鑒銘
- 唐萬春鑒銘
- 唐玉堂鐵鑒銘
- 玉台鏡銘
- 長樂鏡銘
- 水星鏡銘
- 鏡銘
- 彌勒像碑
- 唐大德寺造像並建彌勒閣碑
- 大龍泉寺碑
- 信法寺真容像碑
- 李弼徽造像碑
- 太清觀碑
- 大唐衛州新鄉縣臨清驛造彌勒像碑
- 本願寺舍利塔碑
- 紀哥舒翰功績碑
- 重修東陵聖母宮碑
- 德本寺碑陰
- 內侍省功德碑
- 沙州千佛洞唐李氏再修功德碑
- 大唐江陰縣光瑛院新建瑞像殿碑
- 大明寺碑
- 牛頭山瑞聖寺碑
- 身毒國摩訶菩提寺碑
- 唐劉仁願紀功碑
- 割牛溝小石橋碑
- 定蕃漢兩界碑
- 大唐檢校兩縣威儀兼永仙觀主田尊師德行碑
- 大唐宣州刺史薛公去思碑
- 大唐萊州刺史唐府君德政碑
- 唐故輔國大將軍右衛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公碑
- 大唐故金紫光祿大夫彭陽憲公碑
- 大唐故右驍衛大將軍薛國貞公阿史那府君碑
- 左監門將軍冠軍大將軍使持節都督代忻(闕一字)蔚四州諸軍事代州刺史上柱國許公(闕一字)碑
- 大唐故左戎衛大將軍兼太子左典戎衛率贈荊州都督上柱國懷寧縣開國襄公杜公碑
- 內侍汶江縣開國侯張公碑
- 唐故特進莒國公唐府君碑
- 散騎常侍贈太常卿陽翟侯褚公碑
- (闕十六字)文州總管光祿卿(闕二字)公陸使君碑
- 大將軍上柱國郭君碑
- 右衛將軍贈左武衛大將軍代州都督柱國淄川公李府君碑
- 紀國先妃陸氏碑
- 大唐故秋官尚書河間公碑
- 大唐贈使持節邛州諸軍事邛州刺史狄公碑
- 齊州章邱縣常白山醴泉寺誌公碑
- 鎮軍大將軍吳公碑
- 劉尊師碑銘
- 唐故慈州刺史光祿卿鄭公碑
- 唐太原節度使韋湊神道碑
- 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贈揚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
- 金光照和尚碑
- 刺史折嗣祚碑
- 董晉碑陰
- 贈太保張公神道碑陰
- 宋州司法田君宏敏墓石
- 西郡李公墓石
- 莫州唐興軍都虞候兼押衙試鴻臚卿鄭府君玉墓石
- 清河張府君墓石
- 大唐故汝南公主墓誌
- 唐文安縣主墓誌銘
- (闕一字)令賓墓誌銘
- 唐故上柱國果毅都尉李府君墓誌銘
- 騎都尉李君墓誌銘
- 隋故騎都尉司馬君墓誌銘
- 豫州刺史淮南公杜君墓誌銘
- 司稼寺卿上柱國(闕三字)杜夫人墓誌銘
- 珍州榮德縣丞梁君墓誌銘
- 孝子朝議郎行大理司直上柱國郭府君墓誌銘
- 處士胡君墓誌銘
- 太常協律郎裴公故妻賀蘭氏墓誌銘
- 故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兼昭文館學士侍讀上柱國常山縣開國公贈潤州刺史馬公墓誌銘
- 大唐故陪戎校尉崔府君墓誌銘
- 大唐故朝散大夫京苑總監上柱國茹府君墓誌銘
- 陳憲墓誌銘
- 唐故延州膚施縣令上柱國於公墓誌銘
- 大唐故京兆府美原縣尉張府君墓誌銘
- 大唐故範氏夫人墓誌銘
- 大唐故監察御史荊州大都督府法曹參軍趙府君墓誌銘
- 唐故義興周夫人墓誌銘
- 唐故衛府君劉夫人合葬墓誌銘
- 吏部常選廣宗郡潘府君墓誌銘
- 唐故雲麾將軍行右龍武軍將軍上柱國開國侯南陽張公墓誌銘
- 遊擊將軍守左衛馬邑郡尚德府折衝都尉左龍武軍宿衛上柱國張府君墓誌銘
- 張從師墓誌
- 成紀府左果毅張公墓誌銘
- 上柱國梁府君墓誌銘
- 於府君墓誌銘
- 唐故朗州武陵縣令博陵瞿府君墓誌銘
- 唐故濮陽卞氏墓誌銘
- 萬仁泰墓銘
- 大唐故雁門郡解府君墓誌銘
- 大唐扶風馬氏墓誌
- 大唐故員府君夫人墓誌銘
- 劉夫人辛氏墓誌銘
- 唐故馮府君墓誌銘
- 故天水薑夫人墓誌銘
- 唐貝州永濟縣故馬公郝氏二夫人墓誌銘
- 唐處士包公夫人墓誌銘
- 唐故尹府君夫人朱氏墓誌銘
- 汝南周君墓誌銘
- 唐陸君夫人孫氏墓誌銘
- 大唐魏博節度別奏劉公故太原郭氏夫人墓誌銘
- 萬氏夫人墓誌
- 唐故陸氏劉夫人墓誌銘
- (闕二字)大夫行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上柱國范陽盧府君墓誌銘
- 大唐康公夫人墓誌銘
- 唐故朝散郎貝州宗城縣令顧府君墓誌銘
- 故來府君及夫人常氏次夫人郭氏墓誌銘
- 唐故琅琊王氏夫人墓誌
- 唐故上穀成公墓誌銘
- 唐易州上穀郡故安定梁府君墓誌銘
- 唐故陳府君墓誌銘
- 鄔府君墓誌銘
- 大唐濟度寺大比邱尼墓誌銘
- 威神寺故思道禪師墓誌銘
- 唐故張禪師墓誌銘
- 唐故鳳光寺俊禪和上墓銘
- 慈潤寺故大靈琛禪師毀身塔銘
- (闕六字)夫人程氏塔銘
- 嵩山(闕三字)故大德淨藏禪師身塔銘
- 宣化寺故比邱尼堅行禪師塔銘
- 唐崇業寺故大德禪師尼真空塔銘
- 趙州真際禪師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