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邵氏聞見錄作者:邵伯溫 北宋 邵氏聞見後錄 → 宋邵伯溫撰。伯溫有《易學辨惑》已著錄。伯溫字子文,邵子之子,猶及見元祐諸耆舊,故於當時朝政,具悉端委。是書成於紹興二年,前十六卷記太祖以来故事,而於王安石新法始末及一時同異之論,載之尤詳。其論洛、蜀、朔三黨相攻,惜其各立門户,授小人以間;又引程子之言,以為變法由於激成,皆平心之論。其記燈籠錦事,出文彦博之妻,於事理較近。其記韓、富之隙,由撤簾不由定策,亦足以訂强至家傳之訛。周必大跋吕獻可墓誌,謂伯溫是書,頗多荒唐,凡所書人及其嵗月,鮮不差悞,殆好惡已甚之詞,不盡然也。十七卷多記雜事,其洛陽永樂諸條,多寓麥秀黍離之感。十八卷至二十卷,皆記邵子之言行。而殤女轉生、黑猿感孕,意欲神竒其父,轉涉妖誣。又記邵子之言,謂老子得《易》之體,孟子得《易》之用;文中子以佛為西方聖人,亦不以為非,似乎附㑹。至投壺一事,益猥瑣不足紀,葢亦擇焉不精者,取其大㫖可爾。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序 《易》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孟子》曰:「則聞而知之,則見而知之。」伯溫以先君子之故,親接前輩,與夫侍家庭,居鄉黨,遊宦學,得前言往行為多。以畜其德則不敢當,而老景侵尋,偶負後死者之責,類之為書,曰《聞見錄》,尚庶幾焉。 紹興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壬申河南邵伯溫書。 目錄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相關作品 邵氏聞見後錄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𣱏 每日一成语:风风傻傻 每日一词语:僻處 每日一诗词:题越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