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采蘩 詩經
草蟲
采蘋 

國風‧召南‧草蟲

魯詩說

孔子對魯哀公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則百姓親之亦不能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詩人之好善道也如此。

毛詩序

「《草蟲》,大夫妻能以禮自防也。」

草蟲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草蟲》,三章,章七句。

註解

  • 喓喓:鳴叫聲。
  • 草蟲:蟈蟈,或稱聒聒,即蟋蟀。
  • 阜螽:按王先谦考证,同草虫,蚱蜢。
  • 亦:如果。
  • 趯趯:跳躍。
  • 忡忡:憂慮,惙惙。
  • 觏:同遘,音垢。遇见。
  • 止:语气词,如“兮”。
  • 降:下。安下心来。
  • 蕨:荃菜,又稱拳菜。
  • 說:悦怿,開心。
  • 薇:戴侗《六书故》引項安世的注解,指野豌豆。
  • 夷:鲁詩解作喜。開心。毛詩解作“平”。


解釋:

充滿活力的草蟲喚起作者心中不安和憂心的情緒。作者爲一婦人,其丈夫大有可能是去了服役,婦人對他十分挂念,於是試圖幻想丈夫歸來的情形以聊以自慰,也故意登山眺望丈夫歸來與否。文中的植物皆於春天生長,代表著逝去的一年,丈夫的服役日子。



每日一字一词

 题库  题库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