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战国时楚国帛书。1942年9月(一说系三十年代)湖南长沙东南郊子弹库一座楚墓被盗掘时所出。此墓于1973年又经湖南省博物馆发掘清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具一椁二棺。墓主人为一四十岁左右男子,墓葬年代约属战国中晚期。残留的随葬物中有一帛画(参见“长沙子弹库楚帛画”)。帛书出自椁内头箱中一竹笥内。长方形,长38.7厘米,宽47厘米。全篇共有九百余字,字体为楚国之古文。其中部是两篇墨书文字,行文颠倒排列。一篇十三行,四百余字,是讲如不敬上天、神帝,则会引起天象灾异,日月星辰逾轨,彗星作害,气候失常,忧祸横生,只有恪敬事神,方能得神赐福,避免凶灾。一篇八行,二百余字,言及四时之神等有关四时形成之上古神话,以及伏羲、炎帝、祝融、帝夋、共工等传说中的古帝王。帛四角各绘一树木,分青、朱、白、黑四色,与《尔雅·释天》所言“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色相合,当是象征四季。四边以朱、绛、青三色绘出十二神物,每边为三,首皆朝向中央,各神物下注神名,与《尔雅·释天》十二月名多相合,知十二神物象征十二月,每边三神物乃象征一季中三个月。每季末月之神注明其职为司春、司夏、司秋、司冬,似为每季之主神。十二神物下,还各附有两三行文字,说明该月之宜忌,应属较早形式之月令。整幅帛书共九百余字,内容有战国时期阴阳家之色彩,所记古代传说、天神崇拜、纪时名称亦多与文献相契合,系研究战国时楚地流行的思想学说、宗教信仰、天体意识、历法及文学、文字、绘画等极为珍贵的资料。此帛书出土后不久即流入美国,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