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子

①爵名。周代始置,为五等爵中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一说子、男爵位属同一等。其后或废或置,魏、晋、南北朝各朝皆置,为六等爵之第五等,在“”之下,“”之上。有“开国子”、“县子”等称号。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定爵制,诸子地方五十里,邑八百户,官一品。晋武帝时分大、次、小王国制,五千户以上之小国,始封支子为子爵。隋为九等爵之第八等,位于“”下、“”上。置官府,有令、大农、尉、典卫等官。又称开国子,正四品。唐沿置,贞观十一年(637)加“开国”之称,正五品上。宋制,令邑五百户以上,七百户以下者封子。清为九等爵之第四等,原称“精奇尼哈番”,乾隆元年(1736)改汉名为“”。分为四等,有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等子、二等子、三等子。叙正一品。②周代对小诸侯国之称呼。

子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