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伯

①官名。周代置。一指方伯,即一方诸侯之长。《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又指有司官吏。《大盂鼎铭》:“尸司王臣曰伯。”②爵名。周代五等爵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复五等爵,定诸伯地方六十里,邑千二百户,位一品。西晋始对立国建官食邑之爵加“开国”之号。南北朝至宋、金,各代皆置。唐代以后实际多不食封。有开国伯、开国县伯等名号。明代为三等爵第三等。清为九等世爵第三等,分四级: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等伯、二等伯、三等伯,叙为超品。乾隆十四年(1749)追加美名,以为伯号,如敦惠伯等。

伯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