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正声

乐律术语。始见于《荀子·乐论》。(1)音阶中的五声。沈括《补笔谈》卷一:“变宫在宫、羽之间,变徵在角、徵之间,皆非正声。”(2)能发生共振的乐音。沈括《补笔谈》卷一:“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3)先秦时称“雅颂之声”为正声,称“郑卫之音”为奸声。《荀子·乐论》:“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4)以“太声”、“正声”、“少声”区别由低到高的三个八度组的律名或阶名。曾侯乙钟铭已有“”、“少”前缀词。相对于“”(低八度)、“少”(高八度)而言,中间八度的律音为正声。

正声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