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痛哭流涕

涕:眼泪。《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后即以“痛哭流涕”形容极其悲恸伤心。宋.杨万里《胡公行状》:“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矣。”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我并非说,大家都须天天去痛哭流涕,以凭吊先烈的‘在天之灵’,一年中有一天记起他们也就可以了。”亦作“恸哭流涕”。恸:哀痛之至。《宋史.孙洙传》:“〔孙洙〕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明.李贽《焚书.李中丞奏议序》:“读之自然恸哭流涕。”


并列 痛,极,尽情地。涕,眼泪。形容放声大哭。语本《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中山先生在天有灵,真不免要~长太息吧。”△多用于极度悲伤、痛心的时候。 →涕泗滂沱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也作“流涕痛哭”。

痛哭流涕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