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重定向自洞靈真經)
亢倉子
作者:庚桑楚
舊本題庚桑楚撰,唐柳宗元嘗辨其偽。晁公武《讀書誌》曰:案唐天寶元年詔號亢桑子為《洞靈真經》,然求之不獲。襄陽處士王士元謂莊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作《亢倉子》,其實一也。取諸子文義類者補其亡。今此書乃士元補亡者。宗元不知其故而遽詆之,可見其銳於譏議也。今考《新唐書·藝文誌》載王士元《亢倉子》二卷,所註與公武所言同,則公武之說有據。又考《孟浩然集》首有宜城王士元序,自稱修《亢倉子》九篇。又有天寶九載韋滔序,亦稱宜城王士元藻思清遠,深鑒文理,常遊山水,不在人間,著《亢倉子》數篇,傳之於代雲雲,與《新唐書》所言合。則《新唐書》之說亦為有據。宋濂作《諸子辨》,乃仍摘其以人易民,以代易世,斷為唐人所偽,亦未之考矣。惟是庚桑楚居於畏壘,僅見《莊子》而《史記·莊周列傳》則雲周為書如畏壘《亢倉子》,皆空言無事實。則其人亦鴻濛雲將之流,有無蓋未可定。其書《漢誌》、《隋誌》皆不著錄。至於唐代,何以無所依據,憑虛漫求?毋亦士元先有此本,而出入禁中之方士如葉法善、羅公遠者轉相煽惑,預為之地,因而詔求歟?觀士元自序,稱天寶四載,徵謁京邑,適在書成之後,是亦明證也。劉恕《通鑒外紀》引《封演》之言曰:王巨源采《莊子》庚桑楚篇義補葺,分為九篇。雲其先人於山中得古本,奏上之。敕付學士詳議。疑不實,竟不施行。今《亢桑子》三卷是也。(案:此條《封氏聞見》記不載,蓋今本乃殘缺之餘,其以王士元為王巨源,以《亢倉子》為《亢桑子》,以二卷為三卷,則傳聞異詞也。)然則士元此書,始猶偽稱古本。後經勘驗,知其不可以售欺,乃自承為補亡矣。然士元亦文士,故其書雖雜剽《莊子》、《老子》、《列子》、《文子》、《商君書》、《呂氏春秋》、劉向《說苑》、《新序》之詞,而聯絡貫通,亦殊亹亹有理致,非他偽書之比。其多作古文奇字,與衛元嵩《玄包》相類。晁公武謂內不足者必假外飾,頗中其病。《宋史·藝文誌》別有《亢倉子音》一卷,殆即釋其奇字歟?《崇文總目》作九篇,晁、陳諸家皆同。《宋誌》作二卷,宋濂《諸子辨》則作五卷。此本僅有一卷,而篇數與《崇文總目》合,蓋又明人所並雲。

老子之役有庚桑楚者,陳人也。偏得老子之道,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壞,復遊吳,隱毗陵盂峰,道成仙去。後有漢輔光、張天師、唐張果老相繼隱修,因號張公壇福地。古建洞靈觀,宋改天申萬壽宮。著書九篇,號庚桑子,一名亢倉子。唐封洞靈真人,書為洞靈真經。

目錄

四子真經
南華真經| 沖虛至德真經| 通玄真經| 洞靈真經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