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卷第六 李文公集 卷第七
唐 李翺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成化乙未刊本
卷第八

  李文巻第七

   書六首

    論事於宰相書   勸裴相不自岀征書

    薦士於中書舎人書 謝楊𭅺中書

    與陸傪書     荅侯髙書

     論事於宰相書

  凡居上位之人皆勇於進而懦於退但見己道之

  行不見己道之塞日度一日以至於黜退奄至而

  終不能先自為謀者前後皆是也閣下居位三年

  矣其𠩄合於人情者不少其𠩄乖扵物議者亦已

  多矣姦邪登用而不知知而不能去栁泌為刺史

  䟽而不止韓潮州直諫貶責諍而不得道路之人

  咸曰焉用彼相矣閣下尚自恕以為猶可以輔政

  太平雖枉尺猶能直尋較吾𠩄得者不啻補其𠩄

  失何足⿺辶䖏自為去就也切恠閣下能容忍亦已甚

  矣昨日来髙枕不𥧌静為閣下思之豈有宰相上

  三䟽而止一邪人而終不信閣下天資畏慎又不

  能顕辨其事忍耻署𠡠内愧𥝠歎又将自恕曰吾

  道尚行吾言尚信我果為賢相矣我若引退則誰

  能輔太平耶是又不可之甚也當貞觀之初房杜

  為相以為非房杜則不可也開元之初姚宋為相

  以為非姚宋則不可也房杜姚宋之不為相亦已

  乆矣中書未嘗無宰相然則果何必扵房杜姚宋

  况道不行雖𦤎陶伊尹将何為也房杜姚宋誠賢

  也若道不行言不信其心𠩄謂賢者終不敢不進

  其心𠩄謂邪者終不敢不辨而許敬宗李義府同

  列用事言信道行又自度智力必不足以排之矣

  則将自引而止乎将坐而待黜退乎尚自恕苟安

  扵位乎以閣下之明度之當可知矣凡慮己事則

  不明断他人事則明己𥝠而他人公勇易断也承

  閣下厚知受奨擢者不少能受閣下德而献盡言

  者未必多人幸䝉以國士見目十五年餘矣但欲

  自竭其分耳聴與恠在閣下裁之而已

     勸裴相不自出征書

  三兩日来皆傳閣下以淄青未平又請東討雖非

  指的或慮未實萬一有之只可先事而言豈得後

  而有悔且如房杜姚宋時政大耀而無武功郭汾

  陽二李太尉立大勲而不當國政閣下以舎人使

  魏慱六州之地歸矣自秉大政兵誅蔡州乆而不

  克奉命宣慰未經時而吳元濟生擒矣使一布衣

持書渉河而王承宗恐懼委命割地以献矣自武

德以来宰相居廟堂而成就功業者未有其比是

宜以功成身退養德善守為意奈何如始進之士

汲汲於功名復欲出征以速平宼賊之為事耶自

秦漢以来亦未嘗有立大功而不知止能保其終

者即韓侍中親率重兵以壓境矣田司空深入賊

地以立功矣夫人之情亦各欲成功在己唯恐居

下顧宰相䘖命領三数書生指麾来臨坐而享其

功名耶奪人之功不可一也功髙不賞不可二也

兵者危道萬一旬月不即如志是坐棄前劳不可

三也凡三事昭灼易見豈或事在於己而云未熟

邪伏望試以狂言訪于所知之厚者意切辭尽不

暇文飾伏惟少賜省察翺𠕅拜

   薦士於中書舎人書

前嶺南節度判官試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韋

詞處士石洪明經出身十五年前曽任兾州紏前宣歙来石軍判

官試太常寺恊律郎路隋江西觀察推官試秘書

郎獨孤朗右三人先以論薦一人継此咨陳如韋

之才能無方忠厚可保翺與南中共更外患始終

若一此人先為一二閽人之所排詆聞宰相惑於

流言都無意拔用如此材能豈可不達適足以厚

其資耳石洪之賢優於李渤身遯而道光材長而

SKchar厚若在班列必有殊跡如路隨首以父在蕃中

未敢昏娶年六度矣不畜僕妾居處常如在䘮雖

魯閔復生何以加此其見觧髙明事悉相類獨孤

朗人物材能不後韓林起居比以伯父年髙罷舉

歸侍遂伯父之身豈非厚於孝而薄於名者耶凡

此四人材能行義超越流軰自二年來閱除書采

擢後進多矣未見勝之者或隔以浮言或限以資

叙賢者自䖏而不求苟進在上者無超異之心因

循而不用則馮唐白首董生不遇何足恠哉翺以

為宰物之心患時無賢能可以推引未聞其以資

叙流言而蔽之也天下至大非一材之所能支任

重道逺非狥讒狠之心所能将明也嗟夫翺之說

未必果信扵兄兄之言亦未盡行於時雖殷勤發

明何有成益但知而不告則負於中心耳

   謝楊郎中書

月日郷貢進士李翺𠕅拜前者以所著文章献于

閣下累獲咨嗟勤勤不忘翺率性多感激毎讀古

賢書有称譽薦進後學之士則未嘗不遥想其人

若與神交歎息悲歌夜而復明何獨樂已徃之事

哉誠𥨸自悲也臨空文尚慨慕如不足況親遇厥

事觀厥人哉幸甚幸甚翺自属文求舉有司不獲

者三栖遑徃来困苦飢寒踣而未能奮飛者誠有

說也𥨸惟當兹之士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

依歸者不過十人焉其五六人則本無勸誘人之

心雖有卓犖竒怪之賢固不可得而知也其餘則

雖或知之欲為之薦言扵人又恐人之不我信因

人之所不信復生凝而不自信自信且猶不固矧

曰能知人之固是以𠕅徃見之或不如其初三徃

見之又不如其再若張燕公之於房太尉獨孤常

州之於梁補闕者訖不見一人焉夫如是則非獨

後進者學淺詞陋之罪也抑亦先達称譽薦進之

道有所不至也孔子曰舉尔所知古君子於人之

善惧不能知既知之耻不能譽之能譽之耻不能

成之若翺者窮賤樸訥無所取然既為閣下之所

知敢不以古君子之道有望於閣下哉不宣翺載

   與陸傪書

李觀之文章如此官止於太子校書郎年止於二

十九雖有名於時俗其卒深知其至者果誰哉信

乎天地鬼神之無情於善人而不罰罪也甚矣為

善者将安所歸乎翺書其人贈於兄贈于兄盖思

君子之知我也與李𮗚平生不得相徃来及其死

也則見其文嘗謂使李𮗚若永年則不逺於楊子

雲矣書己之文次忽然若𮗚之文亦見知於君也

故書苦雨賦綴於前當下筆時復得詠其文則𮗚

也雖不永年亦不甚逺於楊子雲矣書苦雨之辝

既又思我友韓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非兹世

之人古之人也其詞與其意適則孟軻既沒亦不

見有過於斯者當其下筆時如他人疾書冩之誦

其文不是過也其詞乃能如此嘗書其一章曰獲

麟解其他可以類知也窮愁不能無所述適有書

寄弟正辝及其終亦自覺不甚下尋常之所為者

亦書以贈焉亦惟讀𮗚愈之辝既試一詳焉翺再

   荅侯髙第二書

足下復書来㑹與一二友生飲酒甚樂故不果以

時報三讀足下書感歎不休非足下之愛我甚且

欲吾身存而吾道光明也則何能開難出之辝如

此之無愛乎前書所以不受足下之說而復闢之

者将以明吾道也吾之道非一家之道是古聖人

所由之道者也吾之道塞則君子之道消矣吾之

道明則堯舜文武孔子之道未絶於世也前書若

與足下混然同辝是宫啇之一其声音也道何由

而明哉吾故拒足下之辝知足下必将憤予而復

其辝也足下再三教我適時以行道所謂時也者

乃仁義之時乎将浮沉之時乎時苟仁且義則吾

之道何所屈焉尔如順浮沉之時則必乘波隨流

望風髙下焉苟如此雖足下之見我且不識矣况

天下之人乎不脩吾道而取容焉其志亦不遐矣

故君子非仁與義則無所為也如有一朝之患古

君子則不患也吾之道學孔子者也孔子尚畏於

匡圍於蒲伐𣗳於桓魋逐於魯絶粮於陳蔡之間

夫孔子豈不知屈伸之道耶故賢不肖在我者也

貴與富貧與賤道之行否則有命焉君子正己而

湏之尔雖聖人不能取其容焉故孔子謂子路子

貢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何為至

於此子路對曰意者吾未仁且智耶而人之不我

信與行也子曰有是乎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

叔齊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貢對曰夫

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盍少貶夫子之道子

曰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

君子能脩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

尔不脩道而求為容賜也而志不逺矣謂顔淵如

謂由賜顔淵對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

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夫道之不脩也是

吾醜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世不用是有國者之醜

也夫子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盖歎之也以

孔子門人三千其聖德如彼之至也而知孔子者

獨顔囬尔其他皆學焉而不能到者也然則僕之

道天下人安能信而行耶足下之言曰西伯孔子

何等人也皆以柔氣汚辝同用明夷也以避禍患

斯人豈浮世邪人乎西伯聖人也羑里之拘僅不

免焉孔子聖人之大者也其屈厄如前所陳𢙣在

其能取容於世乎故曰危行言遜所以逺害也其

道則不尔其能逺之與否而必容焉則吾不敢知

也非吾獨尔孔子亦不知也僕之道窮則樂仁義

而安之者也如用焉則推而行之扵天下也何獨

天下哉将後世之人有得於吾之功者尔天之生

我也亦必有意矣将欲愚生民之視聴乎則吾将

病而死尚何能伸其道也如欲生民有所聞乎則

吾何敢辝也然則吾道之行與否皆運也吾不能

自知也天下人安能害於我哉足下又曰吾子夷

齊之道也如僕向者所陳亦足以免矣故不復有

所說若韓孟與吾子之於我心故知我者也苟異

心同辝皆如足下所說是僕於天下衆多之人而

未有一知己也安能動於吾之心乎吾非不信子

之云云者也信子則於吾道不光矣欲默默則道

無所傳云尔子之道子宜自行之者也勿以誨我










李文卷第七




每日一字一词

 题库  题库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