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黄氏日抄

    九十五卷。南宋黄震(1213-1280)撰。黄震字东发,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历任吴县尉、抚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浙东提举常平等职。宋亡后,隐居宝幢山,饿死师事五文贯,为朱熹的三传弟子。宗朱熹之学,但不盲从,而有所立异。他认为,理既无定形,亦无终止,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历万世而不变;道即理,即日用常行之理。道者,“大路之称”。认为孔子的“性相通”,才是最平实、正确的人性论。强调只有“敬”才能克去“己私”,达到“复礼”的目的。著有《古今纪要》等书。此书又名《东发日抄》,原为九十七卷,其中八十一卷,八十九卷。已散佚。书中凡读经三十卷,读三传及孔氏书各一卷,读诸儒书十三卷,读史五卷、读杂史、读诸子各四卷,读文集十卷,计有六十八卷,皆论古人。自第六十九卷以下,包括奏札、申明、公移、讲义、策问、书记、序跋、启、祝文、祭文、行状、墓志著录者共二十九卷。此书实为作者研究经、史、诸子的随笔札记,再断以自己的论述而成。其中有仅摘录切要数语者,有不摘一语而仅存其标目者,亦有不存标目而仅录一二字者。书中排斥佛、老之学,认为“佛、老之害极矣!”(《黄氏日抄·钦德载闲道集序》)近世佛教之害尤甚。不但愚者信之,甚至“讲明儒学者,亦或阴移其说而不自知。”(出处同上)他们虽言理,但杂禅,借儒谈佛是儒学之病。对杨时、谢良佐、陆九渊、张九成等亦颇指斥。对王安石的变法持批判态度,认为王安石破坏祖宗法度,聚敛毒民,生事开边,扰乱天下。对王充、柳宗元、叶适等学者,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柳宗元《断刑论》下谓“赏务速,不必春夏。罚务速,不必秋冬”(《黄氏日抄·柳文》)论得切中要害;《六逆论》中提出的“贵不足尚”、“亲不足与”、“旧不足恃”(出处同上)的用人原则,为辨别人才的良策。称叶适的《水心别集》是“论治之书也,别集后总又其救世之策也。”(《黄氏日抄·叶水心文集》)他对朱熹校正的《阴符经》、《参同契》持怀疑态度,认为不能无疑。朱熹认为《周礼》可以致太平,他亦不苟同其说。书中解说经文,他或引诸家以羽翼朱子之说,或者舍弃朱子之说而取诸家,不坚持门户之见。《四库全书总目》评其:“盖震之学朱,一如朱之学程,反复发明,务求其是,非中无所得而徒假借声价者也。”有元刊本,明正德中刻本,清乾隆中汪佩锷校刊本,《四库全书》本。

黄氏日抄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