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三科九旨

历代治《春秋·公羊传》的经学家,以为《春秋》书法中有“三科九旨”,指三个科段之内,有九种意旨。《公羊传》徐彦疏引何休《文谥例》:“三科九旨者,新、故、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何休以为就时代论,孔子人之后,居东周之世,而又以笔削《春秋》为素王之业;就史事论,鲁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的史事为孔子所传闻,文公宣公成公襄公孔子所闻,昭公定公哀公孔子所见。就亲疏论,《春秋》史,故以鲁国为内,“诸夏列国”为外,“夷狄”又为“诸夏”之外。又宋衷主张以张三世、存三统、异内外为三科;时、月、日、王、天王、天子、讥、贬、绝为九旨。三世指为人统,为地统,为天统。时、月、日,指记事的详略,王、天王、天子,指称谓的远近亲疏;讥、贬、绝,指书法的轻重。并见徐彦《公羊疏》孔广森曾另有别解,以天道、王法、人情为三科;时、月、日、讥、贬、绝、尊、亲、贤为九旨,见《春秋公羊通义》


每日三十词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