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畏影避迹

【成语】:畏影避迹
【拼音】:wèi yǐng bì jì
【简拼】:wybj
【解释】: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示例】:庄周所谓~,吾弗为也。 《陈书•萧允传》
【近义词】:畏影而走
【反义词】: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明事理

畏影避迹 成语接龙


【顺接】:消声灭迹 畏影避迹 望尘追迹 浮踪浪迹 存亡之迹 韬光灭迹 遁名匿迹 名胜古迹 
【逆接】:令人生畏 势焰可畏 惟施是畏 阳秋可畏 狰狞可畏 闻而生畏 无私无畏 三不足畏 
【逆接】:畏天恤民 畏天悯人 畏垒之材 畏敌如虎 畏口慎事 畏天爱民 畏刀避剑 畏畏缩缩 

 查看:「畏影避迹」的典故、畏影避迹成语故事
 查看:「畏影避迹」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关成语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