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星图

描绘恒星及恒星组合的图画。描绘的手法和精确性历史上有很多变化。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星图是河南濮阳一座近六千年前的古墓中发现的用蚌壳及人腿骨拼缀成的龙、虎和北斗图像。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纪的漆箱盖上画有龙、虎、斗及用文字写出的二十八宿图形,表明当时的二十八宿知识已相当成熟。在西安交通大学发现的一座西汉前期砖墓顶上绘有二十八宿的形象图和星点图,对理解古人为二十八宿定名的涵义大有裨益。两汉众多的画像石上常有见到单个星官的星点和形象图,如牵牛、织女等。后世星图就描绘手法而言,有两种发展。一是示意性星图,如:宣化辽墓天文图、吐鲁番天文图等。这些图上恒星的位置全不考究,甚至可以说故意予以畸变,以适应构图的需要。一是写实性星图。描绘者力图考虑恒星的实际位置。它的起源可上溯到盖天说中的盖图。《后汉书·律历志中》中“贾逵论历”中提到:“问典星待诏姚崇、井毕等十二人,皆曰:‘星图有规法,日月实从黄道。”可见星图已是当时中央天文机构中重要的工具。写实性星图就反映恒星位置的手段而言,也有两种。一是经验性的,其定位的精确性要求不高。如敦煌星图,以及后世许多民间天文学家绘制的中星图之类。一是科学性的。图上绘有经度和纬度的坐标框架,根据测定的恒星位置坐标,在图上按比例点定。这类科学星图现存最古的有五代时的吴越王钱元瓘墓中出土的石刻星图,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书中所附的星图,*苏州石刻天文图等。明末以后,西方建立在精确几何投影基础上的星图绘制技术传入中国。由徐光启主持、汤若望指授历局人员邬明著等人绘制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图上不但有严格的坐标框架,而且给出了图例,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恒星的星等(反映恒星亮度的量)大小,是恒星还是星气(现已知当时所谓的星气中包括了星团和星云两种)等。

星图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