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记里鼓车

亦名大章车、记里车、司里车。一种计量行程的机械装置。系利用车轮转动,齿轮系将车行里数自动表示出来,与现代汽车上的里程表作用相同。发明于西汉初年。唐宋以前,记里鼓车每行一里击鼓一次。后改进为行一里击鼓,行十里击镯。《宋史·舆服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仁宗天圣五年(1027)内侍卢道隆及大观年间吴德仁所制的两种记里鼓车。前者为单辕,双轮,轮径六尺,凤首,驾四马,箱上为两重,各刻木为人执木槌,车每行一里,上层木人击鼓,每行十里,下层木人击镯。近人张荫麟又根据《宋史》记载推测出了两种车的内部齿轮系传动结构法。它由足轮即车轮,附于足轮的立轮,以及与之垂直的下平轮、旋风轮、中平轮组成。除足轮外都有齿,分别为十八齿、五十四齿、三齿、一百齿。足轮直径六尺,转一周十八尺,转一百周,即车行一百八十丈,恰为一里。经上述齿轮传动,中平轮只转一周。中平轮轴上装有一相当于凸轮作用的拨子,便拨动上层木人击鼓一次。同理,若再加一十齿的小平轮和一百齿的上平轮,则车行十里,使下层木人击镯一次。王振铎根据上述推断和计算复原制作模型,现陈列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记里鼓车模型

记里鼓车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