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 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详细解释

1. 【解释】: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2. 【出自】: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3. 【示例】: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4.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与事物

例句

研究历史,就是要弄清过去事情的~,才能温故而知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庐山真面目 土木形骸 去伪存真 真相大白
反义词 惺惺作态 做张做势 面目全非 装模作样 耸人听闻 不露声色 涂脂抹粉 乔装打扮

成语接龙

本来面目 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 三三两两 两世为人 人一己百 百万雄兵 兵不厌权 权倾中外 外刚内柔 柔声下气 气义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马 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语四 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 和光同尘 尘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继 继古开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 兴云致雨 雨丝风片 片云遮顶 顶名冒姓 姓甚名谁 谁是谁非 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 却之不恭 恭而有礼 礼为情貌 貌似强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 竹报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与石斗 斗丽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不二价 价值连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扬波 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尔 尔汝之交 交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台痛哭 哭丧着脸 脸无人色 色丝虀臼 臼灶生蛙 蛙蟆胜负 负义忘恩 恩不放债 债台高筑 筑台募士 士农工商 商彝周鼎 鼎分三足 足不出户 户告人晓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ㄣˇ ㄌㄞˊ ㄇㄧㄢˋ ㄇㄨˋ  拼音 běn lái miàn mù
相反詞: 1.面目全非
1. 佛教用語。指人固有的心性、本分。
   ▶ 《五燈會元.卷二.蒙山道明禪師》:「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2. 事物原本的樣子。
   ▶ 《鏡花緣.第四六回》:「任他變幻,何能脫卻本來面目!」
每日三十词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