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狐狸尾巴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休弃)之。”

“狐狸尾巴”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骗人的罪证。

陈绍基《金十字架》九:“经过接连几天的侦破,现在终于揪住朱成耀的狐狸尾巴,微型胶卷被控制在镇内。”


偏正 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尾巴却无法改变。以“狐狸尾巴”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阴谋的罪证。语本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陈绍基《金十字架》9:“经过接连几天紧张的侦破,现在终于揪住朱成耀的~。”△贬义,多用于比喻罪证。

狐狸尾巴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