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山崩钟应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魏时殿前大钟无故大鸣,人皆异之,以问张华。华曰:‘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寻蜀郡上其事,果如华言。”后因以“山崩钟应”比喻事物相感应。《歧路灯》二五回:“偎红倚翠阳台下,阿母惊魂几欲飞;请看古来啮指感,山崩钟应尚无违。”


并列 山,指四川铜山;钟,指河南洛阳宫殿前的大钟。铜山崩塌,洛阳的钟响应。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2:“魏时殿前大钟无故大鸣,人皆异之,以问张华。华曰:‘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寻蜀郡上其事,果如华言。”《易经·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蚕吐丝而商弦绝,铜山崩而洛钟应。”《歧路灯》25回:“请看古来啮指感,~尚无违。”△用于一般事理。→心电感应。也作“山钟互应”。

山崩钟应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