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以儆效尤

儆:告诫,警戒。尤:过错。用对某一坏人或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歧路灯》九三回:“自宜按律究办,以儆效尤。”鲁迅《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我以为各人均应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余事可一概不提。”


述宾 儆,告诫,警戒;尤,过错。用对某一坏人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李冬青等《郑成功的传说·海上视师》:“董源辱杀民女,罪应斩首,~。”△用于执法方面。→杀一儆百 惩一儆百 杀鸡吓猴 ↔以观后效尤而效之


用以警戒仿效同样的错误或过失,谓之 “以儆 ( jǐnɡ) 效尤”。

“儆”通 “警”,谓警戒、警醒、警告。

那么,“效尤”是何义呢?

“效”为仿效、师法。 《诗·小雅·鹿鸣》: “君子是则是效。”传: “言可法效也。”

“尤”,意为过失。 《论语·为政》: “言寡尤。”何晏注: “尤,过也。”邢昺疏同。“过”谓过失或错误。 “效尤”即谓仿效先前的( 同样的) 错误或过失。

效尤”亦作 “效邮”。《国语·晋语四》: “夫邮而效之,邮又甚焉。”韦昭注: “邮,过也。”本 《尔雅·释言》。

杀一儆百”与 “以儆效尤”义近。

以儆效尤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