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口干舌燥

【成语】:口干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简拼】:kgsz
【解释】: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示例】: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近义词】:舌敝唇焦
【反义词】: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干渴

口干舌燥 成语接龙

【顺接】:燥荻枯柴 
【顺接】:炙冰使燥 心烦意燥 口干舌燥 唇干舌燥 唇干口燥 刮刮燥燥 生发未燥 脣焦口燥 
【逆接】:羊入虎口 谗慝之口 笑刀蜜口 血盆大口 河目海口 浑身是口 晓音瘏口 饿虎之口 
【逆接】:口耳讲说 口呆目钝 口服心折 口若河悬 口体之奉 口快心直 口沸目赤 口多食寡 

 查看:「口干舌燥」的典故、口干舌燥成语故事
 查看:「口干舌燥」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关成语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