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shǔ |
四角码:44604 |
部首:艹 |
总笔画:16 |
部首外:14 |
98五笔:alfj |
86五笔:alfj |
郑码:elbm |
统一码:85AF |
仓颉:twla |
笔顺:1222522112132511 |
|
异体字:藷
汉字:「薯」基本解释
● 薯 shǔ ㄕㄨˇ
1. 〔~莨〕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缠绕茎,地下块茎,可用来染棉、麻织品;b.这种植物的果实。
2. 〔~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为圆柱形,可食。通称“山药”。
3. 〔甘~〕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匍匐地面。块根可食,亦可制糖和酒精;b.这种植物的块根。均通称“红薯”、“白薯”;亦称“番薯”、“山芋”、“地瓜”、“红苕”。
4. 〔马铃~〕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可食;b.这种植物的块茎。均亦称“土豆儿”、“山药蛋”、“洋芋”。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汉语大字典 |
第3520页 |
第15字 |
|
中华字海 |
第297页 |
第3字 |
|
汉语大词典 |
第13080页 |
第9卷 563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209页
|
字 源 |
-- |
|
|
中华大字典 |
第1947页 |
第6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2539页 |
第6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1062页 |
第45字 |
文字版 |
异体字 |
藷𧂤𧄔𦺪䅷𫉄详情 |
说文解字注 |
-- |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 |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 |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 |
|
|
说文系传 |
-- |
|
|
说文解字诂林 |
-- |
|
|
经籍籑诂 |
-- |
|
字形演变 |
|
类 篇 |
第31页 |
上栏 第18字 |
文字版 |
字 汇 |
第885页 |
第4字 |
|
正字通 |
第1976页 |
第2字 |
文字版 |
龙龛手鉴 |
第206页 |
第56字 |
|
玉篇及残卷 |
第268页093 卷13第162 |
文字版 |
篆隶万象名义 |
-- |
|
|
宋本广韵 |
第362页23字
|
文字版 |
宋本广韵 |
第371页23字
|
文字版 |
宋本广韵 |
第354页 |
表格文字 |
集韵 (述古堂) |
第492.7.6页 |
文字版 |
集韵 (明州) |
第492.7.6页 |
文字版 |
中上古音韵 |
中上古音韵 |
|
表格文字 |
中原音韵 |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典 |
|
书法字典 |
大书源 |
--
|
|
中文大辞典 |
第12656页 |
|
|
订正六书通 |
-- |
|
|
甲骨文字典 |
-- |
新甲骨文编 |
-- |
|
|
金文编字典 |
-- |
新金文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