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yǐng |
四角码:00144 |
| 部首:疒 |
总笔画:16 |
部首外:11 |
| 98五笔:ummv |
86五笔:ummv |
郑码:tllz |
| 统一码:763F |
仓颉:kbov |
笔顺:4134125342534531 |
|
异体字:癭
汉字:「瘿」基本解释
● 瘿
yǐng ㄧㄥˇ
1. 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可分为“气瘿”、“肉瘿”及“石瘿”等。
2. 病理学指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局部细胞增生,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植物受病菌、昆虫、叶螨、线虫等寄生后,常形成“瘿”。
|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 汉语大字典 |
第2882页 |
第4字 |
|
| 中华字海 |
第1116页 |
第15字 |
|
| 汉语大词典 |
第11524页 |
第8卷 368 |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563页
|
| 字 源 |
第673页 |
第2字 |
|
| 中华大字典 |
-- |
|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1873页 |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783页 |
|
文字版 |
| 异体字 |
癭𦡺𩖍 𦢆 䑍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 |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 |
|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 |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 |
|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7616页 |
补遗:17141 |
|
| 经籍籑诂 |
-- |
|
| 字形演变 |
|
| 类 篇 |
|
|
|
| 字 汇 |
|
|
|
| 正字通 |
|
|
|
| 龙龛手鉴 |
|
|
|
| 玉篇及残卷 |
-- |
|
| 篆隶万象名义 |
-- |
|
|
| 宋本广韵 |
|
-- |
| 宋本广韵 |
|
-- |
| 宋本广韵 |
-- |
|
| 集韵 (述古堂) |
-- |
|
| 集韵 (明州) |
-- |
|
| 中上古音韵 |
中上古音韵 |
|
表格文字 |
| 中原音韵 |
|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典 |
|
书法字典 |
| 大书源 |
--
|
|
| 中文大辞典 |
-- |
|
|
| 订正六书通 |
-- |
|
|
| 甲骨文字典 |
-- |
| 新甲骨文编 |
-- |
|
|
| 金文编字典 |
-- |
| 新金文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