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今天是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第一次公开講演。兄弟得乘這个機會来把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大概講講,實在非常荣幸。
馬克思的學說很深奥,我固然不能說了解他,我并且不敢說对于他有什么研究,不過乘這機會同各位谈谈。
大家现在对于馬克思的經濟學說都很想研究,但是真正能够研究他的很少。不但真正研究他的很少,甚至于关于他的著述仅仅只看過一遍的,這样的人也不能找出。现在已經有个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有了這會,想必可以引起大家研究馬克思學說的興味。倘若各位能于讀书之餘去研究馬克思的學說,使中國将来能够產出几位真正能够了解馬克思學說的,真正能够在中國放点光彩的,這實在是我最大的希望。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很深奥。根據我所知的,提出他學說中的两大原理:
第一,在现代資本主義的經濟組織之下,資本家把勞动的結果怎么劫去;
第二,现代經濟組織之趨势。
在從前,大多数的人根據统计學立論,提出生產的三要素:資本,土地,勞动。既然如此,那么說到分配一定也是三方面。于是資本家利用這样好听的理論,實质上從勞动者的手中劫去所得。我们且看,地主得着“利润”,勞工得着“工银”,外面看起来好象很公平似的。其實,“資本家得了勞动結果,勞动者仅仅得了他们勞动結果的一部分!”好,從馬克思起揭破了“此中秘密”,他详详细细地講這“剩餘勞动,剩餘价值”。
价值是什么?“价值就是勞动的分量”。譬如两件东西,說他们俩的原素相等,意思就是說他们俩的勞动分量相等。例如八時間的工作便等于八時間的勞动分量。 “勞动量与勞动力不同”。例如多少煤的生產等于多少勞动量,而在生產此煤時所需之力,则爲勞动力。又如工作十点,须有能够工作十点之力,而此十点工作则爲勞动分量。
物品的价值是什么?物品的价值就是勞动分量,被資本家劫去的便是這个。例如工人工作一天十点鍾,十点鍾的工作等于十点鍾的勞动分量,資本家仅仅從這勞动分量中拿出一部分给工人,維持他们的勞动力,其餘都归自己所得。我且再拿機器作个比方,可以使我们更明白一点。比方,我们去問一个工程师,一副機器得多少錢維持他的生命,倘若說要十吨煤去維持他的生命,這个意思就是要拿十吨煤去維持他的勞力,除掉拿這十吨煤——煤之价值由于勞动分量——去維持他的勞力外,他所生產的都被資本家得着。這正如勞动者作十点鍾的工,除拿五点的工作維持他们的生命外,其餘五点的工作都被資本家劫去一样。這被劫去的五点工作便是剩餘勞动,便是剩餘价值,便是資本家要想劫夺的东西!以上所講即爲“馬克思剩餘价值說”。
在這資本家靠着資本主義的組織情形之下,勞动者仅仅得着一部分,而資本家则劫去剩餘价值,這层已經說過。现在且講剩餘价值之来源。
馬克思把資本分成两种:可变資本,不变資本。不变資本只能保存其原价,可变資本,除此之外,还可另生价值。Adam Smith称不变資本爲固定資本,可变資本爲流动資本。馬克思同Adam Smith的分类差不多完全相同。其不同者,馬克思所說的不变,不是資本的形状不变,乃是他的价值不变,Adam Smith所說的不变,乃是形状不变,如機器。至其所谓流动資本者,包含着两部分。他把他包含进去的這一部分,就是形體虽变,而仅能保持其原有价值者。馬克思把這部分归并在不变資本内,此爲馬克思与Adam Smith分类不同之点。據馬克思的意见,這不变資本,在生產程序中,或者不如可变資本之重要。可变資本,除維持勞力外,更能發生新的价值。新的价值之發生,完全靠着可变資本。拿什么去維持勞力?資本家這样:從勞动分量内拿出一部分给工人,去維持他们的勞力。于是勞动的結果全被資本家劫夺。資本家又利用這生產须靠資本的理論,可变不变的混状,拿他们的障眼法,暗中把勞动所得的結果完全掠夺。我们知道,資本家总是說生產须靠他们的資本。但是資本又是什么?資本,她是勞动的結果!因爲社會上有了私產制度,于是他们也永有資本。他们有了資本,于是也有機會去劫夺勞动的結果。資本這个东西,在馬克思看来,并不如何重要,最可靠的只是勞动者的勞力,因爲他能產生新的价值。
有許多人講,勞工既然是神聖,資本也是神聖的。不错,可以這样說。但是要晓得,資本是勞动的結果,資本神聖是因勞动神聖而来。所以這神聖應该属于勞动者,而不應该属于資本家。——說到這里,資本家的秘密,我们又可從馬克思的學說中把他揭破。
我们不妨再說一說資本家取利的方法。資本家取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勞动的時間,一是减少勞动的工银。增加勞动的時間便是增加剩餘勞动,剩餘价值。例如勞动者一天作八点鍾的工,只要三点的工作即足維持他的生命,则剩餘勞动、剩餘价值爲五点。倘若要作十二点,则剩餘勞动、剩餘价值爲九点。剩餘勞动、剩餘价值越多,資本家的利润就越大。所以資本家極力的增加勞动時間。一方面,資本家想極力的增加時間,可是一方面,勞动者想極力的减少時間。在英國,勞动者有九時運动;在世界,勞动者有八時運动。八時運动现在多已成功,近来又有六時的運动。六時運动爲資本家產業家所倡出,因爲他们覺得六時工作于他们更有利。在现在機器時代,機器工作可以日夜不息,人去工作总有疲倦的時候,拿精神疲倦的人去作工,結果生產减少,生產减少,這是于資本家大不利的。所以資本家把昼夜分爲四段,教勞动者换班工作,每人只作六点鍾的工,自然精神很好,精神好,自然生產多,生產多,自然于資本家有利,于資本家有利的事,他们自然愿意作了。
資本家利在增加勞动時間,勞动者利在减少勞动時間,這层已經說過。但是資本家还有一个法子,是于他们有利的。什么法子?减少工银,减少勞动者生活费。他们利用妇女儿童,雇他们来作工,给他们很低廉的工银。有許多國家爲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定了一种工厂法,限制工作。但是資本家依然雇用妇女儿童,騙取他们的剩餘勞动。從此,更可证明馬克思的剩餘价值没揭破了資本主義下之秘密。
根據馬克思的學說,一方面資本家騙取剩餘勞动,一方面却又有一种新趨势。什么新趨势?“資本集中”。資本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于是資本家獲利更厚,而小產業因此雕敝倒閉者亦复不少。從前在小產業中可以作事的人,既然受了大資本家的压迫,渐渐不能自存,于是小資本家亦不得不去勞动,而变爲“無產階級者”。大都市發生的大產業一天多一天,失業的“無產階級者”也一天多一天,于是千千萬萬的“無產階級者”齊集資本家之下,而形成社會上的两大階級:
“有產階級
無產階級”。
我们知道,從前的勞动者很少集合的機會。自經資本集中,大產業發生之後,于是勞动者得着集合的機會。他们集合的地点便是資本家的大工厂,他们有了“階級自覺”,大家联合起来,和資本家作战,和資本家竞争。——這样發达的資本家,他们自己却產生了可以致其死命的敌人——無產階級——這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馬克思唯物史观講,在資本主義發达中,產生了一种新势力。這种新势力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之發生,恰如雞子在卵壳里發生一样。“社會主義”之想打破資本主義的制度,亦恰如雞子之想打破卵壳一样。卵壳打破,才能產生一个新生命;卵壳打破,才能產生一个新局面。在這卵壳尚未打破的時期,是一种进化现状。到雞子已經發生成熟的時期,便非打破這壳不可。“社會主義”也是如此。到了已經發生成熟的時期,便非打破這資本主義的制度不可,打破卵壳是革命的现象,打破這資本主義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现象。有些人愿意进化而不愿意革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们更大的途程”。雞子在卵壳里,长了眼睛,长了头,长了毛,既然非打破這壳不可,那么,“社會主義”到了他羽毛豐满的時候,自然也非打破資本主義不可。雞子打破他的卵壳,“社會主義”去打破資本主義,這都是“革命”。——“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從馬克思學說理論方面講,虽然有人說,資本、土地、勞力爲生產的三要素,但馬克思则以爲一切生產都從勞力,都是勞动結果。資本、土地都是從勞力生的,都是勞动結果。如水,如煤,她们都没有什么价值。水一定要從海里搬到這地,才有价值;煤一定要從矿里搬到這地,才有价值。怎么去搬?靠勞力。所以一切价值都靠勞力,变地变形而生產之。在從前,虽然一切生產都靠勞力,但分配起来,純由資本家作主——我们簡直可以說,“從前没有分配”。
再從事實方面講,在資本主義下,才發生“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發生,便要去推翻資本主義。這可以說,“資本家自己產生了致其死命的东西”。
与資本家相对的便是勞动階級。勞动階級当然是处于不平的地位。到现在他们有了覺悟,有了“階級自覺”,去集合全世界的勞动階級,成一“全世界勞动階級的經濟組織”。
有人說,中國勞动階級没有經濟的組織,不能同世界的勞动階級联合。但我想這不尽然。因爲中國现在已經受了外國資本家的影响,华工又散在全世界,不能說中國的勞动階級不重要。我们想想,世界各國,勞动者与資本家都有一种对垒了的趨势。一些小產業受資本家压迫而变成無產的,他们都有集合的地点,他们却找得着資本家的门同他们对抗。但是中國的勞动者,情形就不相同,他们既没有集合的地点,更找不着資本家的门,同他们对抗!國内的小工業,因受外國資本家經濟势力的压迫,渐就雕敝,無以爲生。他们這种受他國資本家間接压迫的影响,比各國無產階級者受他们資本家直接压迫的影响还要厉害。以至于流离失所,散而之四方,不晓得什么地方可去工作,可去集合。國内是這种情形,有這么多的無產階級,我们再從全世界着想,还能說中國勞动者与社會無关吗?倘若还說与社會無关,恐怕不甚合理吧!
“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呵!你们联合起来吧!”在“共產党宣言”中,馬克思已經說過,现在世界各國的無產階級,他们都有了覺悟,有了“國际組織”。他们爲什么要有國际的組織?因爲資本家想压制勞工,極力的增加時間,减少工银,勞工反对這种办法,遂以“同盟罢工”爲武器起而与之抗,倘若他们没有“國际組織”,資本家便可利用這点去雇用别國的工人,這样,“同盟罢工”就會失敗。譬如日本工人罢工,华工就可過去破坏,這便是因爲無產階級没有“國际組織”。
“無產階級的國际組織”不是没有。有“第一國际大會”,“第二國际大會”,“第三國际大會”。“第一國际大會”到普法战後消灭了。“第二國际大會”很有馬克思的精神,但是欧战一起,里头的會员大多数弃其主義而從事于战事,名虽存而實亡。“第三國际大會”曾在莫斯科开會,很能承繼“第一國际大會”,而有世界革命(World Revolution)的精神,比较的还算进步一点。
近几年来,勞动界的势力渐渐地大起来。英國共產党已經受了“第三國际大會”的命令,而加入國内的勞动党。世界的勞动者现在差不多渐渐地都联合起来。他们的势力一天巩固一天,革命的時期也一天逼近一天。這完全是受馬克思經濟學說的影响。在中國,有现在的這种情形,也不能不說這是馬克思的影响。
馬克思的大著作是“資本論”。第一集在他生時刊行,二、三两集是恩格尔替他刊行。我们要去研究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只仅仅地讀過一遍就不容易。有一个德國人講,“一个人,倘若他不到五十岁,要說他能研究馬克思的學說,這一定是騙子”。而以我要說我对于馬克思學說有了什么研究,当然不能。不過稍微知道一点,乘這第一次講演的機會,来与諸君谈谈。希望諸君听過這次講演馬克思學說大體之後,能够引起点興趣,去研究他的學說,将来把研究的結果發表出来,指导社會,這是我最盼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