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风雨談
作者:周作人
1936年10月



目录

  • 關於傅青主
  • 遊山日記
  • 老年
  • 三部鄉土詩
  • 記海錯
  • 本色
  • 鈍吟雜錄
  • 燕京歲時記
  • 毛氏說詩
  • 關於紙
  • 談策論
  • 螟蛉與螢火
  • 竇存
  • 關於家訓
  • 郁岡齋筆麈
  • 談錯字
  • 關於王謔庵
  • 陶筠廠論竟陵派
  • 日本的落語
  • 逸語與論語
  • 日本雜事詩
  • 書法精言
  • 文學的未來
  • 王湘客書牘
  • 蒿庵閑話
  • 鴉片事略
  • 梅花草堂筆談等
  • 讀戒律
  • 北平的春天
  • 買墨小記
  • 舊日記抄
  • 紹興兒歌迷略序
  • 安徒生的四篇童話
  • 日本管窺之三
  • 附錄二篇
  • 壹改名紀略
  • 二竊案聲明

小引

在《苦竹雜記》還沒有編好的時候,我就想定要寫壹本《風雨談》。內容是什麽都未曾決定,——反正總是那樣的小文罷了,題目卻早想好了,曰,“風雨談”。這題目的三個字我很有點喜歡。第壹,這裏有個典故。《詩經》鄭風有《風雨》三章,其詞曰,風雨淒淒,雲雲,今不具引。棲霞郝氏《詩問》卷二載王瑞玉夫人解說雲: “淒淒,寒涼也。喈喈,聲和也。瑞玉曰,寒雨荒雞,無聊甚矣,此時得見君子,雲何而憂不平。故人未必冒雨來,設辭爾。 瀟瀟,暴疾也。膠膠,聲雜也。瑞玉曰,暴雨如註,群雞亂鳴,此時積憂成病,見君子則病愈。 晦,昏也。已,止也。瑞玉曰,雨甚而晦,雞鳴而長,苦寂甚矣,故人來喜當何如。”郝氏夫婦的說詩可以說是真能解人頤,比吾鄉住在禹跡寺前的季彭山要好得多,其佳處或有幾分可與福慶居士的說詞相比罷。我取這《風雨》三章,特別愛其意境,卻也不敢冒風雨樓的牌號,故只談談而已,以名吾雜文。或曰,是與《雨天的書》相像。然而不然。《雨天的書》恐怕有點兒憂郁,現在固然未必不憂郁,但我想應該稍有不同,如復育之化為知了也。風雨淒淒以至如晦,這個意境我都喜歡,論理這自然是無聊苦寂,或積憂成病,可是也“雲胡不喜”呢?不佞故人不多,又各忙碌,相見的時候頗少,若是書冊上的故人則又殊不少,此隨時可晤對也,不談今天天氣哈哈哈,可談的物事隨處多有,所差的是要花本錢買書而已:翻開書畫,得聽壹夕的話,已大可喜,若再寫下來,自然更妙,雖然做文章賠本稍為有點好笑,但不失為消遣之壹法。或曰,何不談風月?這件事我倒也想到過。有好些朋友恐怕都在期待我這樣,以為照例談談風月才是,某人何為至今不談也?風月,本來也是可以談的,而且老實說,我覺得也略略知道,要比亂罵風月的正人與胡謅風月的雅人更明白得多。然而現在不談。別無什麽緣故,只因已經想定了風和雨,所以只得把月割愛了。橫直都是天文類的東西,沒有什麽大區別,雨之與月在我只是意境小小不同,稍有較量,若在正人君子看不入眼裏原是壹個樣子也。 廿四年十二月六日。

後記

從廿四年十壹月到廿五年四月,這半年中又寫了好些文章,長短共三十五篇,又集作壹冊,姑名之曰“風雨談”。關於這個集子並沒有什麽特別要聲明的事,不過編校之後有壹個感覺,便是自己的文章總是那麽寫不好。自從文學店關了門之後,對於文章與思想的好壞似乎更懂得了壹點,以此看人自然更是便利了,但看自己時就很吃虧,永得不到如俗語所說的那種滿足。但是我總盡我所能,能力以外也是沒有辦法。我現在是壹個教員,寫文章是課余的玩藝兒,不是什麽天職或生意經,但因為是壹個教員的緣故,寫的文章與在教室所說的同樣的負責任,決意不願誤人子弟,雖然白字破句能免與否也本不敢絕對自信。本來文章具在,看官自會明白,這壹篇廢話可以不說,只因當初目錄上列了後記壹項,要再請書局刪改也似乎不大方便,所以且寫這幾行聊以敷衍而已。 廿五年九月十日,知堂記於北平苦雨齋。

Template:Pd/l100



每日一字一词

 题库  题库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