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重定向自雲南志) 蠻書作者:樊綽 唐 唐樊綽撰。《新唐書·藝文志》著於錄,《宋史·藝文志》則有綽所撰《雲南志》十卷,而不稱《蠻書》,《永樂大典》又題作《雲南史記》,名目錯異。今考司馬光《通鑒考異》、程大昌《禹貢圖》、蔡沈《書集傳》所引《蠻書》之文,並與是編相同,則《新唐書志》為可信。惟《志》稱綽為嶺南西道節度使,蔡襲從事,而《通鑒》載襲實官安南經略使,與綽所紀較合,則《新書》失考也。綽成此書在懿宗咸通初,書中多自稱臣。又稱錄六詔始末,纂成十卷,於安南郡州江口附張守忠進獻。蓋當時嘗以奏禦者。交州境接南詔,綽為幕僚,親見蠻事,故於六詔種族、風俗、山川、道里及前後措置始末,撰次極詳,實輿誌中最古之本。宋祁作《新史·南蠻傳》、司馬光《通鑒》載南詔事,多采用之。程大昌等復引所述蘭滄江以證華陽黑水之說,蓋宋時甚重其書。而自明以來,流傳遂絕。雖博雅如楊慎,亦稱綽所撰為有錄無書,則其亡佚固已久矣。今此本因錄入《永樂大典》,僅存文字,已多斷爛,不盡可讀,又世無別本可校。考洪武中,程本立作《雲南西行記》,稱麗江通守張翥出示樊綽《雲南志》,字多謬誤,則當時已然。謹以諸書參考旁證,正其訛脫,而姑闕不可通者。各加案語於下方,厘為十卷。仍依《新唐書》誌題曰《蠻書》,從其朔也。 卷一 雲南界內途程第一 卷二 山川江源第二 卷三 六詔第三 卷四 名類第四 卷五 六𧸘第五 卷六 雲南城鎮第六 卷七 雲南管内物產第七 卷八 蠻夷風俗第八 卷九 南蠻條教第九 卷十 南蠻疆界接連諸番夷國名第十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𣩔 每日一成语:一惊非小 每日一词语:通假字 每日一诗词:饮萧和伯家醉登快阁和杨伯子题分明观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