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送錢塘僧思聰歸孤山敘
作者:蘇軾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東坡全集‎

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一六合而水可見。
雖有神禹,不能知其孰為一、孰為六也。
子思子曰:「自誠明謂之性。
自明誠謂之教。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明合而道可見。
雖有黃帝、孔丘,不能知其孰為誠、孰為明也。
佛者曰:「戒生定,定生慧。
」慧獨不生定乎?伶玄有言:「慧則通,通則流。
」是鳥知真慧哉?醉而狂,醒而止,慧之生定,通之不流也審矣。
故夫有目而自行,則褰裳疾走,常得大道。
無目而隨人,則扶輪曳踵,常仆坑阱。
慧之生定,速於定之生慧也。
錢塘僧思聰,七歲善彈琴。
十二舍琴而學書,書既工。
十五舍書而學詩,詩有奇語。
雲煙蔥朧,珠璣的AA53,識者以為畫師之流。
聰又不己,遂讀《華嚴》諸經,入法界海慧。
今年二十有九,老師宿儒,皆敬愛之。
秦少遊取《楞嚴》文殊語,字之曰聞復。
使聰日進不止,自聞思修以至於道,則《華嚴》法界海慧,盡為蓬廬,而況書、詩與琴乎。
雖然,古之學道,無自虛空入者。
輪扁斫輪,傴僂承蜩,茍可以發其巧智,物無陋者。
聰若得道,琴與書皆與有力,詩其尤也。
聰能如水鏡以一含萬,則書與詩當益奇。
吾將觀焉,以為聰得道淺深之候。



每日一字一词

 题库  题库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