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序
玉壺,隱居之潭也。文瑩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國初至熙寧間,得文集二百餘家,近數千卷。其間神道碑、墓誌、行狀、實錄及奏議、碑表、野編小說之類,傾十紀之文字,聚眾學之醇郁。君臣行事之跡,禮樂憲章之範,鴻勛盛美,列聖大業,關累世之隆替,截四海之見聞。惜其散在眾帙,世不能盡見,因取其未聞而有勸者,聚為一家之書。及纂《江南逸事》,並為李先主昪特立傳,釐為十卷。且夫黃帝之時,世淳事簡,尚有風後、力牧為史官,藏其書群玉山中。古之所以有史者,必欲其傳;無其傳,則聖賢治亂之跡,都寂寥於天地間。當知傳者,亦古今之大勸也。書成於元豐戊午歲八月十日,余杭沙門文瑩湘山草堂序。
目錄
佚文
建隆二年十月,賜近臣冬服。有司言:「累代故事,上賜將相、學士,諸軍大校。」太祖曰:「不賜百官,甚無謂也,宜亦賜之。」自是文武常參官悉賜春衣,自此始。
景祐末,元昊叛,夏鄭公出鎮長安,梅送詩云:「亞夫金鼓從天落,韓信旌旗背水陳。」是時詩甚多,獨刻此於石。
仁宗朝有數達官以詩知名,常慕白樂天體,故其語多得於容易。嘗有一聯云:「有祿肥妻子,無恩及吏民。」有戲之者云:「通日通衢過一輕軿車,載極重而羸牛甚苦,豈非足下妻子乎?」聞者傳以為笑。
吳僧贊寧,國初為僧錄,辭辯縱橫,人莫能屈。時有安漸鴻者,文詞雋敏,尤好嘲詠,嘗街行遇贊寧與數僧相隨,鴻漸指而嘲曰:「鄭都官不愛之徒,時時作隊。」贊寧應聲曰:「秦始皇未坑之輩,往往成群。」皆善捷對。
圓覺大師德明善詳夢。晉公鎮金陵,忽大病,自夢乘駿於通逵,馬躍中臥身於地。晉公甚厭,召明詳之。明應聲曰:「公善可賀,即日疾痊。」晉公曰:「何謂?」明曰:「馬蹶則鞍落。」果旬日勿藥自安,晉公解所乘馬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