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率子廉,衡山農夫也。
愚樸不遜,眾謂之率牛。
晚隸南嶽觀為道士。
觀西南七里,有紫虛閣,故魏夫人壇也。
道士以荒寂,莫肯居者,惟子廉樂居之,端默而已。
人莫見其所為。
然頗嗜酒,往往醉臥山林間,雖大風雨至不知,虎狼過其前,亦莫害也。
故禮部侍郎王公祜出守長沙,奉詔禱南嶽,訪魏夫人壇。
子廉方醉不能起,直視公曰:「村道士愛酒,不能常得,得輒徑醉,官人恕之。
」公察其異,載與俱歸。
居月余,落漠無所言,復送還山,曰:「尊師韜光內映,老夫所不測也,當以詩奉贈。
」既而忘之。
一日晝寢,夢子廉來索詩,乃作二絕句,書板置閣上。
眾道士驚曰:「率牛何以得此?」太平興國五年六月十七日,忽使謂觀中人曰:「吾將有所適,閣不可無人,當速遣繼我者。
」眾道士自得王公詩,稍異之矣。
及是,驚曰:「天暑如此,率牛安往?」狼狽往視,則死矣。
眾始大異之,曰:「率牛乃知死日耶?」葬之嶽下。
未幾,有南臺寺僧守澄,自京師還,見子廉南薰門外,神氣清逸。
守澄問何故出山?笑曰:「閑遊耳。
」寄書與山中人,澄歸,乃知其死。
驗其書,則死日也。
發其冢,杖屨而已。
東坡居士曰:「士中有所挾,雖小技,不輕出也,況至人乎!至人固不可得,識至人者,豈易得哉!王公非得道,不能知率牛之異也。
」居士嘗作《三槐堂記》,意謂公非獨慶流其子孫,庶幾身得道者。
及見率子廉事,益信其然。
公詩不見全篇,書以遺其曾孫鞏,使求之家集而補之,或刻石置紫虛閣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