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卷九 清史紀事本末
明起義軍之失敗
卷十一 


  順治二年,夏六月,明吳縣生員陸世鑰、沈自炳、沈自駉起兵太湖。時兩京淪沒,南中人心洶洶,義軍四起。然民兵皆倉猝召集,未更訓練,餉械又不足,故不久即敗。諸主謀者皆先後死焉。 明職方主事吳易、舉人孫兆奎起兵長白蕩,博洛兵至,不習水戰,易使部卒雜農民中,爲之操舟。棹至中流,鐅沉之,溺死無算。時部朗王期昇、吳景亶等起兵西山,克長興,然兵不及易強,多棄之來歸。 明巡撫田仰,監軍道荊本徹,總兵張士儀、張鵬翼,太監李國輔起兵崇明,奉義陽王,以舟師駐崇明沙。 明生員任源邃、吳福之,徐安遠起兵太湖。源邃見所在起兵,求可與成事者,皆不當意。及福之舉意,約源邃同就李總兵某,合爲一軍。 明長興縣金有鑑起兵,奉通城王,一戰拔湖州,進攻長興,吏員王士麟引兵會之,再攻再敗,士麟戰死。 明吳淞提督吳志葵、生員陸世鑰等謀復蘇州,不克,世鑰與吳易等合兵簿蘇州,志葵以舟師來會,前鋒魯之璵領三百人斬胥門入,降臣侍郎李延齡、巡撫國寶斂兵城內。之璵入城不見敵,內自疑,過府學官,滿騎突出馳之,遂潰,之璵與勇士韋志斌皆死,三百人盡殲,志葵、易引軍退,世鑰歸爲僧。 明貢生項志甯等起兵常熟,推原任知州嚴拭爲主,方議城守而降將總兵劉良佐引軍至,志甯死之。 明宗室盛瀝、中書舍人盧象觀起兵襲江甯,不克,盛瀝、象觀至宜興,收士卒攻溧陽,又敗,象觀遂亡入太湖。 閏月,明江陰典吏關應元、陳明遇起兵拒守,劉良佐屢攻之屢敗,遙說之,應元曰:「我一典吏耳,尚不忘故國。汝爵爲列侯,握重兵,不能捍衛疆圉,乃爲敵前驅,何面見我耶?」良佐慙而退。 明江陰貢生黃毓祺、生員徐趨起兵行。時聞江陰城守,起兵爲應援。 明無錫生員顧杲謀起兵,不克。杲方起兵以應盧象觀,遇邑人王如玉,顧君起,送欵長州,遇於砂山,杲命所在部執之,兩人大呼曰:「此賊也!」砂山團練倉猝未及辨,羣起執杲,杲不能自明,遂遇害。已而砂山人知爲杲,乃大悔,立祠以祀之。 明常州生員張龍文起兵,謀復府城,敗死。 明餘姚在籍前九江僉事孫喜績、吏科給事中熊汝霖起兵拒守。時縣令役民修道,諸役者皆泣,嘉績私語之曰:「盍逃乎?」曰:「逃者死。」曰:「役死,逃亦死,盍死地永生乎?」役者曰:「將安計?」嘉績曰:「江東事未可知。壯士歛手就死,死無名。今鄰邑舉義,誠能合衆,畫江守則大有功,脫不勝,猶紱旦夕死,況未必然耶。」衆曰:「唯命!」乃率所役三百人馳入縣治,斬令以拘,與汝霖同起兵。 明松江在籍前兵部右侍郎沈猶龍、兵科給事陳子龍、中書舍人李待問、羅源縣知縣章簡起兵拒守。簡壯士數千城守,與志葵、黃𧉥相犄角。 明會稽生員鄭遵謙起兵,復紹興。遵謙喜結客,凡扛鼎與劍之徒日盈其庭,杭州降,遵謙集其徒,號義興軍,搴旗舉事,殺山陰知縣彭萬田、紹興知府張愫,襲殺招撫使於江上,表迎魯王監國。諸義旗一時並起。 明分巡寧紹台道于穎起兵,復富陽。先是,鄭遵謙斬張愫,迎穎入城,穎西拘蕭山,斬親令陳瀛。貝勒博洛,使以榜至,又執殺之,即夕起固陵,登岸,畫江以守。博洛札木簰擬渡,穎遣死士陳勝等鑿沉之,知杭已有重兵,攻不易,乃分二道,下流由橋司入海甯,出海鹽以通震澤;上流由潭頭入富陽,通餘杭以扼獨松關。降將郎斗金據富陽,遣副將劉穆等夜襲取之,後江上師潰,穎追扈不及,歸以黃冠終。 明鄞縣在籍前刑部員外郎錢肅樂起兵甯波,與定海總兵王之仁締盟,共城守。遣舉人張煌言赴台州,表迎魯王監國。 明前兵部尚書張國維起兵東陽。 明崑山前總兵王佐才,參將陳宏勳,遊擊孫志尹,知縣楊永言,舉人周寶瑜,貢生朱集璜、陳大任,諸生吳其沆、陶瑊,歸莊顧炎武各起兵拒守。城陷,佐才、志尹、寶瑜、集璜、瑊、大任、其沆死之。 明嘉定在籍前左通政侯峒、曾進士、黃淳耀等起兵拒守,斬降將李成棟之部將梁得勝兵八十四級,復截殺成棟,婁東告急之驍騎四十,誓衆登城固守。 明太倉生員王湛起兵,謀復州城,不克,死之,同殉者其兄淳與其友蔡伸昭、魏虎臣。 明休寧在籍御史金聲、諸生江天一起兵拒守。天一,聲弟子,聲謀起兵,天一曰:“徽州形勝地,諸縣皆有阻礙可守,獨績溪一面當孔道,宜築關隘,以重兵據之,與他縣爲砥柱。”遂築叢山關,屯軍其中,分守六嶺。 明徽州推官溫璜起兵拒守。璜聞金聲舉義績溪,爲轉餉給其軍,與爲犄角。州人黃賡,有脅力,運鐵鞭重數十斤,凡十九戰皆捷,後兵敗爲僧。 明前山東巡撫邱祖德,舉人錢龍文,生員麻三衡、沈壽蕘起兵,謀復寧國,不克,死之。祖德退歸山中。 明前職方司郎中尹民興,生員趙初浣、吳漢超起兵,守涇縣。漢超聞北都之變,與湯廷釹謀募師赴難,南都立,乃止。至是,南都又覆,乃與民興,約初浣起事。 明貴池副貢生吳應箕起兵復建德東流。時諸義兵蠭起,有奉宗室朱盛濃爲號者,應箕起兵應之,題壁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攻池州不克,同事者皆去,應箕獨以計復建德東流。 明前靑陽知縣龐昌允謀起兵不克,死之。昌允時棄官隱九華山,與邑人孫象壯謀舉義,事洩被執,夜宿五溪橋旅店死。 明嘉興在籍翰林屠象美、吏部郎中錢秉起兵,拒戰於三塔橋,敗績,死之。生員鄭宗彞、鄭宗琦起兵拒守,亦敗死。同時殉義者,前吏部尙書徐石麒,前薊遼守備項嘉謨,諸生張翃、錢應金。 明長興參將方元章,瓶窯副將姚志倬、張起芬起兵,復餘杭,戰敗,元章死之。起芳被執,至杭州,不屈,懸之樹間,射殺之。志倬明年冬合餘衆攻江山,又不利,走依詹、兆恆同、破永豐。 秋七月降將李成棟取嘉定屠其城,侯峒曾、黃淳耀皆闔門自盡死。 明江西布政使夏萬亨,分巡道王養正,知府王域,推官劉允浩、史夏隆,通判胡縝起兵建昌,城陷,皆死之。萬亨等奉益王起事,王年少柔懦,不習武事,以戰守機宜委之永寧、羅川兩郡王。羅川王乃與東鄉艾命新、艾南英約諸紳集議,得劉琦、楊獨龍、僧丹竹等三十六將,王謝二巨室捐助軍餉,練鄕兵萬餘,分埤拒守,軍勢頗振。保寧王私送欵,約內應,城遂陷。萬亨等皆以不屈見殺,士民哀之,葬之沌砦河側,題曰:「六君子之墓」同時殉難者,有南昌諸生鄧思銘。 明臨川在籍前吏部主事曾亨應揭重熙起兵撫州。時降將金聲桓遣裨將王得仁侵撫州,亨應與重熙及艾南英募兵守禦,未集,而得仁兵至,衆皆亡去。 明在籍左春坊左庶子楊廷麟、左中允劉同升起兵贛州。時江西諸郡相繼失陷,惟贛州孤懸,上游獨存。廷麟與同升謀,邀贛撫李永茂集紳士勸輸軍餉,刻期大舉。 明龍泉在籍工部右侍郎劉士楨起兵復泰和、廬陵。士楨克二邑守之,明年復遣季子穉升從李陳玉起兵信豐,爲贛州聲援。 明前汜水知縣胡定海起兵德興,敗績,死之。同死者有揭新。 明德化李含初起兵復德化瑞昌,尋敗死。含初傾家起兵,連破二邑,未幾,其部將王拐子私欵於九江守將余世忠,襲破之。含初遇害,同死者生員李昭陽,武生唐扉、鄧士鳳、熊九鼎、宗麻子。 明德安郭賢操起兵復德安,遂復建昌,尋被執。賢操連破建昌,其部將高長子私通欵,執賢操以獻,尋釋之。明年夏,集衆圖再舉,事覺走免,後爲余世忠所執殺。同起兵死者諸生桂登魁、胡戒。 明瀘溪知縣張載述、貢生魏一柱起兵拒守,執新令李光,送鄭彩磔之。 明邱祖德被執於華陽山寨,送南京,不屈,磔死。 明麻三衡兵敗於稽亭山,三衡死之。 八月降將李成棟屠松江,明沈猶龍等死之。先是成棟兵圍城,紳董廷對謀內應,事覺,郡人磔之。時吳志葵、黃蜚共結水寨於泖湖,與城中相犄角,是月初旬敗績,皆被執降。舉人傅凝之、諸生戴泓同赴水死。已而有假蜚兵號者,突至扣門,猶龍納之,入城巾脱,皆髮辮也。守兵驚潰,猶龍出東門,中流矢死。同殉者舍人李待問、知縣章簡、敎諭眭明永、尙寶丞徐念祖、衣工陸厚元。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8628&by_title=%E6%B8%85%E5%8F%B2%E7%B4%80%E4%BA%8B%E6%9C%AC%E6%9C%AB&page=79

降將劉一鵬攻峽江明 守將鄧武泰死之進薄袁州知府李時興死之一鵬攻峽江白之裔以城叛降乘勝遂取袁州 降將金聲桓破吉安巡撫曠昭死之進取萬安知縣梁于涘死之于涘被執聲桓欲官之客有賀 者于涘曰死我者可賀而不可弔官我者可弔而不可賀死者形立官者神滅豈可以神易形哉 自縊死 降將王得仁襲執明曾亨應於臨川亨應不屈死時羅川永寧二王合兵出湖東復建 昌乘勝拔撫州亨應募卒數百與相犄角得仁潛自祝家渡濟師倉猝不支被執得仁揖之曰公 義士也時不可爲盍隨世以就功名乎不應撾數十詢之如前懸諸樹間射之終不屈遂與長子 錫俱死之同殉者亨應弟和應舉人王秉乾諸生湯仲發村里爲墟焉後二王兵亦敗皆爲得仁 所害 明把總吳之蕃起兵謀復嘉定不克死之之蕃被執降將馮嘉猷陳鼓吹羊酒犒得勝兵 之蕃大笑曰我大明世臣父子忠節汝曹逆賊狗彘不食何敢以面目向人遂被害之蕃父斗南 於崇禎時以討流賊戰殁者也 降將李成棟取明江陰閻應元陳明遇等死之成棟旣破松江 率所部十四萬圍江陰城凡八十一日三王十八將皆戰殁兵士死者亦七萬五千有奇會大雨 城崩衆皆巷戰死士女自殺者池井爲滿應元明遇皆不屈自盡降將李成棟襲明金山衛指揮 侯承祖死之金山圍久不能拔城外敗兵積屍與城堞等會有內應者啟水門以入承祖與世祿

率親兵巷戰身受四十矢力盡被獲罵成棟死世祿亦不屈見殺 明盧象觀葛麟毛重泰陳坦 公敗績於太湖皆死之麟奮力戰所當披靡連殪百人於湖萬箭注之麟揮矛如風箭悉墮水乃 更以火攻舟焦始自沈象觀拜其衆曰我兄弟受國恩無以報空煩公等死有餘愧躍入水死重 泰坦公皆死之 明吳易孫兆奎敗績於長白蕩兆奎死之先是降將李遇春率兵五十四艘自 平望至白龍橋列陣三十里易與兆奎合沈自炳自駉之軍破走之已而降將吳勝兆敗盧象觀 等遂引兵追易兆奎率銳卒伏蘆葦中襲殺勝兆兵甚衆遂退俄合四郡兵至八面環攻時陰雨 連旬舉礮礮不震持弓弓弦解兵遂潰易南走兆奎被執送南京見洪承疇大言曰崇禎時有一 洪承疇者先帝親祭哭之今而又一洪承疇爲一人耶兩人耶承疇曰爾自爲一人事可耳驅出 斬之 明魏國公徐宏基謀起兵不克死之宏基爲匡復計樹幟募鄕勇千餘按户出資助餉富 紳陸醇儒引降將田勝嘉兵刦執之遂與子文爵同遇害 明任源邃吳福之徐安遠兵潰皆死 之吳易旣敗源邃軍亦潰與福之安遠同被執皆不屈死 九月降將張天祿襲涇縣明尹民興 吳漢超走免趙初浣死之民興善謀漢超善戰城圍旣久攻城兵多損傷謂不亞於江陰也城陷 初浣被殺漢超匿華陽山中民興走入閩中 張天祿襲績溪明金聲等死之聲起兵後連拔旌 德寧國諸縣降臣洪承疇遣天祿襲之徽故御史黃澍詐稱援兵聲見其故衣冠而未薙髮也信之 城遂破聲被執至南京承疇欲降之聲之門人江天一同被執因朗誦思宗諭祭承疇文以愧之 遂並見害同時死者有姜孟卿陳繼遇吳國楨余元英羅騰蛟閔士英汪以玉項遠洪士魁 張 天祿入徽州明黃澍以城降溫璜死之璜聞金聲敗方嚴兵登陴而澍已獻城降矣璜闔門自盡死 明


池州推官吳應箕兵敗被執死之臨難時語刑者曰無去吾冠將以見先朝於地下也就義處至今 血跡猶存 明廣德太學生吳源長民裘君量起兵復州城進兵湖州敗死源長舉兵梭子山與 君量等攻破廣德進至湖州戰敗被執俱死之 明鹽城諸生司石磐起兵不克死之時同舉事 之都司酆某同被執欲脱石磐曰此書生吾刦之爲書記者石磐大聲曰公言何謬吾實首事奈 何諱之遂並見殺 明溧陽副將錢國華生員謝琢起兵不克死之𤥨毀家輸餉不繼而潰 明 淮安民人王翹林繆鼎吉繆鼎言等起兵雲台山復鹽城新化戰敗鼎吉鼎言死之翹林等奉新 昌王攻克二邑鼎言鼎吉東場鹽丁也率其徒應之兄弟皆善戰饑不得食始被執皆不屈死新 昌王亦被殺 冬十一月明陜西都督同知孫守法起兵復鳳翔守法奉秦藩第四子稱漢中王 開邸五郎山檄召各郡兵將薄西安遣副將賀珍以義勇三千復鳳翔於是盩厔鄭湄涇陽三原 臨潼澄城白水諸縣次第來歸軍聲大振時東南義旗林立於西土則爲僅見時論多之 十二 月明僉都御史陳泰來起兵復上禼新昌寧州萬載進攻撫州敗績死之舉人戴國士與泰來爲 姻已降權驛傳道金聲桓使之招泰來而以重兵躡其後國士甫入營而兵已壓陣遂敗同起義 者舉人曹志明魯國祺聶明時黃瑛黃國彥俱殁於陣 三年春正月明吳漢超襲寧國不克死之先是當塗人徐淮聚衆華陽與漢超合兵連復句容高 淳溧水太平是日漢超襲寧國所部皆寧國人各顧其家莫有鬬志遂潰 明金有鑑攻長興敗死有 鑑再攻長興不克與岑元泰徐昌明俱陷陣殁 二月明鎮國將軍常巢起兵蘄州敗績死之常 巢樊山王翊鉹子時與英山男子王六姐起兵斗方砦兵敗死之 明封孫守法武大定爵爲伯

時甯夏甘肅神木靖邊各以兵來附故有是命 三月明監軍道許文龍兵敗於奉鄉死之先是 文龍起兵逐新置官吏屯師奉鄉城圍三月糧盡走保介首砦食復盡被執遂死 夏四月明新 城知縣李翺起兵拒守城陷死之翺招新城徐伯昌募義勇千人與監軍張家玉共城守而兵已 從間道入遂見殺同殉者諸生楊應和楊居久 五月明諸生張飛遠襲金山衛不克飛遠嘗聚 衆從吳易於長白蕩戰敗失大將羅騰蛟至是謀取金山復敗 六月明吳易被執於長白蕩不 屈死之易初敗於長白蕩也潰圍走是年春吳江人周瑞復聚衆長白蕩迎易入其營未幾衆潰 與易並獲於杭州草橋門其驍將孫璋茹略文周志韜皆死 冬十月降將金聲桓屠明忠誠府 明楊廷麟萬元吉郭維經等死之贛州自四月被圍廷麟元吉協力拒守復設忠誠社於城內號 召才智遠近毀家入社者幾三萬人是年六月前南贛巡撫李永茂遣粵兵五十至戰於李家山 九牛山之間連捷圍暫解堅守旣久明帝諭獎賜名忠誠府至是聞帝被難汀州雲南兩廣諸援 師悉潰合城氣索值是日天霧且雪聲桓乘夜登城廷麟猶督鄉勇巷戰黎明城上礟炸城裂遂 陷全城被屠廷麟元吉維經皆自盡同時死者太常卿彭期生都御史楊文薦御史姚奇胤推官 吳世安通判唐周慈郭甯登主事周湖龔棻林琦王其宏及弟其窿黎遂球曾嗣宗錢謙亨于斯 昌柳昂霄知府吳國球知縣陳烈林逢春同知王明汲盧觀象訓導胡董明徐君鼎副將馬觀鵬 都督僉事劉天駟參將朱永盛衛千户孫經世與其弟緯世紘世監紀聶邦晟與其子士𤒄士煥 給事中萬發祥舍人袁從諤劉孟鍧劉應試提學副使符遡中及其兄述中馬平知縣謝讚及其 子胤繡從子胤斗判官周世光舉人劉曰佺貢生楊萬言諸生董纘卿馮復京余學義歐陽麗天

 卷九 ↑返回頂部 卷十一 




每日一字一词

 题库  题库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