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卷一
《離騷經》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與楚王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國士。入則與王圖議政事,決定嫌疑;出則監察羣下,應對諸侯,謀行職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妬害其能,共譖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執履忠貞,而被讒袤,憂心煩亂,不知所愬,乃作《離騷經》。離,别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别,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諫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紂羿澆之敗。冀君覺悟,反於正道而還己也。是時,秦昭王使張儀譎詐懷王,令絕齊交。又使誘楚,請與俱會武關。遂脅與俱歸,拘留不遣。卒客死於秦。其子襄王復用讒言,遷屈原於江南,而屈原放在山野,復作《九章》。援天引聖,以自證明。終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濁世,遂赴汨淵,自沈而死。《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於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託君子;飄風雲霓以爲小人。其詞温而雅,其義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閔其志焉。
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
德合天地稱帝。苗,胤也。裔,末也。高陽,顓頊有天下之號也。《帝繫》曰:『顓頊娶于滕隍墳氏女而生老僮,是爲楚先。其後,熊繹事周成王,封爲楚子。居於丹陽。周幽王時生若敖,奄征南海,北至江漢。其孫武王求尊爵於周,周不與。遂僭號稱王。始都於郢。是時生子瑕,受屈爲客卿,因以爲氏。』屈原自道本與君共祖,俱出顓頊胤末之子孫,是恩深而義厚也。
朕皇考曰伯庸。
朕,我也。皇,美也。父死稱考。《詩》曰:『既右烈考。』伯庸,字也。屈原言我父伯庸,體有美德,以忠輔楚,世有令名,以及於己。
摄提貞于孟陬兮,
太歲在寅曰摄提。孟,始也。貞,正也。于,於也。正月爲陬。
惟庚寅吾以降。
惟,辭也。庚寅,日也。降,下也。《孝經》曰:『故親生之膝下。』寅爲陽正,故男始生而立於寅。庚爲陰正,故女始生而立於庚。言己以太歲在寅正月始春之日下母之體而生,得陰陽之正中也。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
皇,皇考也。覽,觀也。揆,度也。余,我也。初,始也。
肇錫余以嘉名:
肇,始也。錫,賜也。嘉,善也。言己父伯庸觀我始生年時,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賜我以美善之名也。
名余曰正則兮,
正,平也。則,法也。
字余曰靈均。
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則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爲平,以法天;字我爲原,以法地。言己上之能安君,下之能養民也。《禮》云:『子生三月,父親名之。既冠而字之。』名者,所以正形體,定志意也。字者,所以崇仁義,序長幼也。夫人非名不榮,非字不彰。故子生,父思善應而名字之。以表其德,觀其志意也。
紛吾既有此内美兮,
紛,盛也。
又重之以修能。
修,遠也。言己之生,内含天地之美氣,又重有絕遠之能,與眾異也。言謀足以安社稷;智足以解國患。威能制强禦,仁能懷遠人也。
扈江離與辟芷兮,
扈,被也。楚人名被爲扈。江離、辟芷皆香草名也。辟,幽也,芷幽而香芳也。
紉秋蘭以爲佩。
紉,索也。蘭,香草也,秋蘭,芳佩飾也,所以象德。故行清潔者佩芳;德光明者佩玉;能解結者佩觹;能決疑者佩玦。故孔子無所不佩也。言己修身清潔,乃取江離、辟芷以爲衣被,紉索秋蘭以爲佩飾,博采眾善以自約束也。
汩余若将弗及兮,
汩,去貌,疾若水流也。
恐年歲之不吾與。
言我念年命汩然流去,誠欲輔君,心中汲汲,常若不及。又恐年歲忽過,不與我相待,而身老耄也。
朝搴阰之木蘭兮,
搴,取也。阰,山名。
夕攬中洲之宿莽。
攬,采也。水中可居者曰洲。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之曰宿莽。言己旦起,陞山采木蘭,上事太陽,承天度也;夕入洲澤,采取宿莽,下奉太陰,順地数也。動以神祗自𠡠誨也。木蘭去皮不死,宿莽遇冬不枯。以喻讒人雖欲困己,己受天性,終不可變易也。
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久也。
春與秋其代序。
代者,更也。序,次也。言日月晝夜常行,忽然不久。春往秋來,以次相待,言天時易過,人年易老也。
惟草木之零落兮,
零、落皆墮也。草曰零木曰落。
恐美人之遲暮。
遲,晚也。美人,謂懷王也。人君服飾美好,故言美人也。言天時運轉,春生秋殺,草木零落,歲復盡矣。而君不建立道德,舉用賢能,則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
不撫壯而棄穢兮,
年德盛曰壯。棄,去也。穢,行之惡也。以喻讒邪,百草爲稼穑之穢,讒佞亦爲忠直之害也。
何不改乎此度也?
改,更也。言願君務及年德盛壯之時修明政教,棄遠讒佞,無令害賢。改此惑讒之度,修先王之法德也。
乘騏驥以駝騁兮,
騏驥,駿馬也。以喻賢智。言乘駿馬,一日可致千里,以言任賢智,可成於治也。
來吾導夫先路!
路,道也。言己如得任用,将驅先行,願來隨我,遂爲君導入聖王之道。
昔三后之純粹兮,
昔,往也。后,君也。謂禹、湯、文王也。至美曰純,齊同曰粹。
固眾芳之所在;
眾芳,喻羣賢也。言往古夏禹、殷湯、周文王之所以能純美其德,而有聖明之稱者,皆舉用眾賢,使在顯職。故道化興而萬國寧也。
雜申椒與菌桂兮,
申,重也。椒,香木也。其芳小,重之乃香。菌,熏也。葉曰桂,根曰熏也。
豈維紉夫蕙茝?
紉,索也。蕙茝皆香草也,以喻賢者。言禹、湯、文王雖有聖德,猶雜用眾賢,以致于治,非独索蕙茝,任一人也。故堯有禹、臯繇、伯夷;夏有朱虎、伯益、夔;殷有伊尹、傅說;周有吕旦、散宜、召畢。是雜用眾芳之效也。
彼堯舜之耿介兮,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56822&by_title=%E6%A5%9A%E8%BE%AD%E7%AB%A0%E5%8F%A5&page=16
耿,光也。介,大也。
既遵道而得路。
遵,循也。路,正也。言堯舜所以能有光大聖明之稱者,以循用天地聖明之道,舉賢任能,使得萬事之正也。夫先三后者,稱近以及遠,明道德同也。
何桀紂之猖披兮,
昌被,衣不带貌。
夫唯捷徑以窘步。
捷,疾也。徑,邪道也。窘,急也,言桀紂愚惑,违背天道,施行惶遽,衣不暇及带,欲涉邪徑,急疾爲治,故身着陷阱,至於灭亡,以法戒君也。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党,朋也。《论语》曰:『羣而不党。』偷,苟且也。
路幽昧以险隘。
路,道也。幽昧,不明也。险隘,喻倾危也。言己念彼讒人相與朋党,嫉怨忠直,苟且偷乐,不知君道不明,國将倾危,以及其身也。
豈余身之惮殃兮,
惮,难也。殃,咎也。
恐皇舆之敗绩!
皇,后也。舆,君之所乘,以喻國也。绩,功也。言我欲諫争者,非难身之被殃咎也,但恐君國倾危,以敗先王之功也。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踵,继也。武,迹也。《詩》云:『履帝武敏歆』,言己急欲奔走先後,以輔翼君者,冀及先王之德,续其迹而广其基也。奔走先後,四輔之職也。《詩》曰:『予曰有奔走,予曰有先後。』是之謂也。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荃,香草,以喻君也。人君被服芳香,故以香草爲喻。惡数指斥尊者,故變言荃也。
反信讒而斋怒。
斋,疾也,言懷王不徐徐察我忠信之情,反信讒言,而疾怒我也。
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
謇謇,忠貞貌也。《易》曰:『王臣謇謇,匪躬之故。』
忍而不能舍也。
舍,止也,言己知忠言謇謇,刺君之過,必爲身患,然中心不能自止而不言也。
指九天以爲正兮,
指,语也。九天謂中央八方也。正,平也。
夫惟靈之故也!
靈,謂神也。,遠也。能神明遠见者,君德也。故以喻君。言己将陳忠榮内虑之心,上指九天,以告语神明,使平正之。唯用懷王之故,欲自盡者也。
初既與余成言兮,
初,始生也。成,平也。言猶議也。
後悔遁而有他,
遁,隐也,言懷王始信任己,與我平議國政,後用讒言,中道悔恨,隐匿其情,而有他志也。
余既不难夫離别兮,
近曰離,遠曰别。
伤靈之数化。
化,變也。言我竭忠见過,非难與君别也,伤念君信用讒言,志数變易無常操也。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滋,莳也。十二亩爲畹,或曰田之長爲畹也。
又树蕙之百<亩人>。
树,种也。二百四十步爲亩。言己雖见放流,猶种莳眾香,循行仁義,勤身勉力朝暮不倦也。
畦留夷與揭车兮,
畦,共呼种之名。留夷,香草也,揭车,也芳草。一名{元}舆。五十亩爲畦。
雜杜蘅與芳芷。
杜蘅、芳芷皆香草名也。言己积累眾善以自潔飾,復植留夷、杜蘅,雜以芳芷,芳香益畅,德行弥盛也。
冀枝葉之峻茂兮,
冀,幸也。峻,長也。
願<立矣>時乎吾将刈。
刈,获也。草曰刈。谷曰获,言己种植眾芳,幸其枝葉茂長,实核成熟,願待天時,吾将获取收藏而飨其功也。以言君亦宜畜養眾賢,以時进用,而待仰其汁也。
雖萎絕其亦何伤兮,
萎,病也。絕,落也。
哀眾芳之芜穢。
言己所种眾芳草,当刈未刈,早有霜雪,枝葉雖早萎病絕落,何能伤於我乎?哀惜眾芳摧折,枝葉芜穢而不成也。以言己(夫容馆本误作循)行忠信,冀君任用,而遂斥棄,則使眾賢志士失其所也。
眾皆竞进以贪婪兮,
竞,<立立>(四部丛刊本误作泣)也。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凭不厌乎求索。
凭,满也。楚人名满曰凭。言在位之人無有清潔之志,皆并进趣贪婪於财利,中心雖满,猶復求索,不知厌饱者也。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羌,楚人语詞也,猶言卿,何爲也。以心揆心爲恕。量,度也。
各興心而嫉妬。
興,生也。害賢爲嫉,害色爲妬。言在位之臣,心皆贪婪,内以其志,恕度他人,謂與己不同,則各生嫉妬之心。推棄清潔,使不得用也。
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言眾人所以驼鹜惶遽者,追逐权贵求财利也,故非我心之所急务。眾人急於财利,我独急於仁義也。
老冉冉其将至兮,
七十曰老。冉冉,行貌。
恐名之不立。
立,成也。言人年命冉冉而行,我之衰老将以速至。恐身(夫容馆本作行)建德,而功不成名不立也。《论语》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稱焉。』屈原建志清白,贪流名於後世也。
朝饮木蘭之坠露兮,
坠,墮也。
夕餐秋菊之落英。
英,华也,言己旦饮香木之坠露,吸正陽之津液。暮食芳菊之落华,吞正陰之精蕊。勤以香潔自润澤也。
苟余情其信夸以练要兮,
苟,誠也。练,简也。
長<咸页>颔亦何伤。
<咸页>颔,不饱貌。言己饮食清潔,誠欲使我行貌信而美好,中心简练而合於道要。雖常<咸页>颔饥而不饱亦無所伤病也。何者眾人苟欲饱於财利,己独欲饱於仁義也。
木根以結茝兮,
,持也。根,以喻本也。
贯薜荔之落蕊。
贯,累也。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落,墮也。蕊,实也。累香草之实,執持忠信貌也,言己施行常木引坚,据持根本,又贯累香草之实,執持忠信,不爲华飾之行也。
矫菌桂以紉蕙兮,
矫,直也。
索胡绳之纟丽々。
胡绳,香草也。纟丽纟丽,索好貌,言己行雖据履根本,猶復矫直菌桂芳香之性,紉索胡绳,令之澤好,以善自約束,終無懈己也。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言我忠信謇謇者,乃上法前世遠賢,固非今俗人之所行也。一云(夫容馆本作或曰),謇,难也,言己服飾雖爲难法,我仿前賢以自修潔,非今世俗人所服佩。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
周,合也。
願依彭咸之遗則!
彭咸,殷賢大夫也,諫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遗,餘也。則,法也。言己所行忠信,雖不合於今之世人,願依古之賢者彭咸餘法,以自率厲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艰,难也,言己自伤施行不合於世,将效彭咸自沉於淵,乃太息長悲,哀念萬民,受命而生,遭遇多难,以陨其身。申生雉經,自胥沉江,是謂多难也。
余雖好夸以几羁兮,
几羁,以馬自喻也。缰在口曰几,革络头曰羁,言爲人所繫累之也。
謇朝谇而夕替。
谇,諫也,《詩》云:『谇予不顾』。替,废也,言己雖有絕遠之智,夸好之姿,然以爲讒人所几羁而繫累也,故朝諫謇謇於君,夕暮而身废棄也。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
纟襄,佩带也。
又申之以攬茝。
又,復也。言君所以棄己者,以余带佩眾香,行役忠正之故也。然猶復重引芳茝出自結束,執意弥笃也。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悔,恨也,言己履行忠信,執守清白,亦我心中之所美善也。雖以见過,支解九死,終不悔恨。
怨靈之浩荡兮,
上政迷亂則下怨,父行悖惑則子恨。靈,謂懷王也,浩猶浩浩,荡猶荡荡,無思虑貌也,《詩》云:『子之荡兮』。
終不察夫民心。
言己所以怨恨於懷王者,以用心浩荡,骄傲放恣,無有思古,終不察荇萬民善惡之心,故朱紫相亂,國将倾危也。夫君不思虑,則忠臣被诛,則風俗怨而生逆暴,故民心不可不熟察之也。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眾女謂眾臣也,女,陰也,無专擅之義,猶君動而臣隨也,故以喻臣也。蛾眉,好貌。
谣诼謂余以善淫。
谣謂毁也。诼猶讒也。淫,邪也,言眾女嫉妬蛾眉美好之人,謂之美而淫,不可信也,猶眾臣嫉妬忠正,言己淫邪不可任用也。
固時俗之工巧兮,亻面规矩而改错。
亻面,背也。圆曰规,方曰矩。改,更也。错,置也,言今世之工才智强巧,背棄规矩,更造方圆,必不坚固,敗材木也,以言佞臣巧於言语,背违先聖之法,以意妄造,必亂政治,危君國也。
背绳墨以追曲兮,
追,猶隨也。绳墨所以正其曲直。
竞周容以爲度。
周,合也,法,度也,言百工不循绳墨之直道,隨从曲木,屋必倾危而不可居也,以言人臣不修仁義之道,背棄忠直,隨从妄佞,苟合於世,,以求容媚,以爲常法,身必倾危,而被刑戮也。
忄屯郁邑余傺兮,
忄屯,憂貌。傺,失志貌。,猶堂堂,立貌也。傺,猶住也。楚人名住曰傺。邑一作悒;一本注云:忄屯,自念貌。
吾独穷困乎此時也。
言我所以忄屯忄屯而憂(夫容馆本作自念),中心郁悒,怅然住立者,以不能隨从世俗,屈求容媚,故爲時人所穷困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
溘,猶奄也。
余不忍爲此态也。
言我寧奄然而死,形體流亡,不忍以中正之性,爲邪淫之态也。
鸷鳥之不羣兮,
鸷,執也,此謂能執服眾鳥,鹰之類,以喻忠正也。
自前世而固然。
言鸷鳥執志刚厲,特处不羣,以言忠正之士亦執分守节,不隨俗人,自前世固然,非独於今,比干、伯夷是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言何所有方凿受圆枘而能合者,谁有異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爲用也。
屈心而抑志兮,
抑,案也。
忍尤而攘诟。
尤,過也。攘,除也。诟,耻也,言己所以能屈案心志,含忍罪過而不去者,欲以除去耻辱,诛讒佞之人,如孔子者欲以除少正卯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言士有伏清白之志,意死忠直之节者,固前世聖王之所厚哀也。故武王伐紂,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也。
悔相道之不察兮,
悔,恨也。相,视也。察,审也。
延伫乎吾将返。
延,長也。伫,立貌也。《詩》云:『伫立以泣』言自悔恨,相视事君之道,不明审察,若比干伏节死於義,我故長立而望,将欲還反終己之志也。
回朕车以復路兮,
回,旋也。路,道也。
及行迷之未遠。
迷,误也,言乃旋我之车以反故道,及己迷误之路,尚未甚遠也。同姓無相去之義,故屈原遵道行義,欲還歸之也。
步余馬於蘭皋兮,
步,徐行也。澤曲曰皋,《詩》云:『鹤鸣于九皋』。
驰椒丘且焉止息。
土高四墮曰椒丘,言己欲還,則徐步我之馬於芳澤之中,以觀听懷王,遂止高丘而止息,以须君命也。
进不入以離尤兮,退将復吾初服。
退,去也,言己誠欲遂进,竭其忠誠。君不肯纳,恐歸重遇祸,故将復去吾初始清潔之服也。
制芰荷以爲衣兮,
制,裁也。芰,菱也。秦人曰{艹后}。荷,芙蕖也。
集芙蓉以爲裳。
芙蓉,莲华也。上曰衣,下曰裳。言己进不见纳,猶復制裁芰荷,集合芙蓉,以爲衣裳,被服愈潔,善愈明(夫容馆本有也字)。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
岌岌,高貌。
長余佩之陆離。
陆離,猶参差,眾貌也。言己懷德不用,復高我之冠,長我之佩,尊其威儀,整其服飾,以異於眾人之服。
芳與澤其雜糅兮,
芳,德之貌也。澤,质之润也。玉坚而有润澤。糅,雜也。
唯昭质其猶未亏。
唯,独也。昭,明也。亏,歇也。言我外有芬芳之德。内有玉澤之质,二美雜會,兼在於己,而不得施用,故独保明其身,無有亏歇而已,所謂道行則兼善天下,不用則独善其身也。
忽反顾以游目兮,
忽,疾貌。
将往觀乎四荒。
荒,遠也,言己欲进忠信,以輔事君,而不见省,故忽然反顾而去,将遂游目,往觀四遠之外,以求賢君也。
佩缤紛其繁飾兮,
缤紛,盛貌。繁,眾也。
芳菲菲其弥章。
菲菲猶勃勃。芳,香貌也。章,明也,言己雖欲之四方荒遠,猶整飾儀容,佩玉缤紛而眾盛,忠信勃勃而愈明,終不以遠故改其行。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以爲常。
言萬民禀天命而生,各有所乐。或乐谄佞,或乐贪淫,我独好修正直,以爲常行也。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惩!
惩,艾也,言己好循忠信,以爲常行,雖获{自辛}支解志猶不艾也。
女Ч之婵媛兮,
女Ч,屈原姊也。婵媛,猶牵引也。
申申其詈予。
申申,重也。余,我也。言女Ч施行不與眾合,以见流放,故來牵引,数怒重骂我也。
曰玄幸直以忘身兮,
曰,女Ч詞也。玄,堯臣也。《帝繫》曰:『顓頊後五世而生玄』幸,狠也。
終然夭乎羽之野。
蚤死曰夭。言堯使玄治洪水,幸狠自用,不順堯命,乃殛之羽山,死於中野。女Ч比屈原於玄,不承君意,亦将遇害也。
汝何博謇而好兮,紛独有此夸节。
女Ч数諫屈原,言汝何爲独博采往古,好謇謇,有此夸異之节。不與眾同,而见憎惡於世也。
ペべご以盈室兮,
ペ,蒺藜也。べ,王刍也。ご,耳也。詩曰楚楚者ペ。又曰終朝采べ。三者皆惡草,以喻讒佞盈满於侧者也。
判独離而不服。
判,别也。女Ч言眾人皆佩ペべ耳,爲讒佞之行,满於朝廷而获富贵,汝独服蘭蕙,守忠直,判然離别,不與眾同,故斥棄也。
眾不可户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屈原外困羣佞,内被姊詈。知世莫识,言己之心志所執,不可户人告,谁当识我之中情之善否也。
世并舉而好朋兮,
朋,党也。
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茕,孤也。詩曰哀此茕独。余,我也,言此俗之人,皆行佞伪,相與朋党,并相荐舉忠直之士,孤茕特独,何肯听用我言而纳受之也?
依前聖以节中兮,
节,度也。《文选》以作之。
喟凭心而历兹。
喟,叹貌也。历,数也。兹,此也。言己所言皆依前代聖王之法,节氣中和,喟然舒愤懑之心,历数前世成敗之道而爲作此詞也。
济沅湘以南征兮,
济,度也。沅湘,水名也。征,行也。
就重华而陳詞:
重华,舜名也。帝繫曰瞽叟生重华,是爲帝舜。葬於九嶷山在於沅湘之南。言己依聖王法而行,不容於世,故欲渡沅湘之水,南行就舜,陳詞自說。稽疑聖帝,冀闻要說以自开悟也。
启九辩與九歌兮,
启,禹子也。九辩、九歌,禹乐也。言禹平治水土伊有天下,启能承先志,绩叙其业,育養品類,故九州之物,皆可辩数,九功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左氏传曰:六府三事,謂之九功,九功之德皆可歌也左。水火金木土,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
夏康娱以自纵。
夏康,启子太康也。娱,乐也。纵,放也。
不顾难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圖,謀也。言夏王太康不遵禹启之乐而更作淫声,放纵情慾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謀後世,卒以失國。兄弟五人,皆居於閭巷,失尊位也。尚书序曰,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须於洛,作五子之歌,此逸篇也。
羿淫游以佚田兮,
羿,諸侯也。田,猎也。
又好射夫封狐。
封狐,大狐也。言羿爲諸侯,荒淫游戏,以佚田猎,又射殺大狐,犯天之孽,以亡其國也。
固亂流其鲜終兮,
鲜,少。固一作國,鲜一作<甚少>。
浞又贪夫厥家。
浞,寒浞,羿相也。厥,其也。妇謂之家,言羿因夏衰亂,代之爲政,娱乐田猎,不恤民事,信任寒浞,使爲國相,浞行媚於内,施赂於外,树之詐匿,而专其权势,羿田将歸,使家臣逢蒙射而殺之,贪其家以爲妻也。羿以亂得政,身即灭亡,故言鲜終。
澆身被服强圉兮,
澆,寒浞子也。强圉,多力也。
纵欲而不忍。
纵,放也。言浞娶羿妻而生澆,强梁多力,纵放其情,不忍其欲,以殺夏后相也。
日康娱而自忘兮,
康,安也。
厥首用夫颠陨。
首,头也。自上下曰颠。陨,坠也。言澆既灭殺弑夏后相,而安居無憂,日作淫乐,忘其過惡,卒爲相子少康所诛。其头颠陨而墮地。论语曰:『羿善射,湯舟,俱不得其死然。』(洪补本無论语曰句)自此以上,羿、澆、寒浞之事,皆见《左氏传》。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殃,咎也。言夏桀上背天道,下逆於人理,乃遂以逢殃咎,終爲殷湯所诛灭。
后辛之菹醢兮,
后,君也。辛,殷之亡王紂名也,爲武王所诛灭。藏菜曰菹,肉酱曰醢。
殷宗用而不長。
言紂無道,殺比干,醢梅伯,武王仗黄钺行天罚,殷宗遂絕,不得長久也。
湯禹俨而祗敬兮,
严,畏也。祗,敬也。
周论道而莫差。
周,周家也。差,過也。严殷湯、夏禹、周之文王,受命之君,皆畏天敬賢,论議道德,無有過差,故能获夫神人之助,子孫蒙其福也。
舉賢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颇,倾也。言三王选士,不遗幽陋,舉賢用能,不顾左右,行(夫容馆本作修)用先聖法度,無有倾失,故能绥萬國安天下。《易》曰:『無平不颇。』
皇天無私阿兮,
所爱爲私,所私爲阿。
覽民德焉错輔。
错,置也。輔,佐也。言皇天神明無所私阿,觀外民之中有道德者,因置以爲君。使賢能輔佐,以成其志也。故桀爲無道传與湯,紂爲淫传與文王。
夫維聖哲以茂行兮,
哲,聖也。茂,盛也。
苟得用此下土。
苟,誠也。下土謂天下也,言天下之所立者,独有聖明之志,盛德之行,故得用事天下,而爲外民之主。
瞻前而顾後兮,
瞻,觀也。顾,视也。前禹湯,後謂桀紂。
相觀民之计极。
相,视也。计,謀也。极,穷也。言前觀湯禹之所以興,顾视桀紂之所以亡,足以觀察萬民忠佞之謀,穷其真伪也。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服,服事也。言世之人臣,谁有不行仁義而可任用,谁有不行信善而可服事者乎?言人非義則德不立,非善則行不成。
阽余身而危死兮,
阽,猶危也。一本死下有节字。夫容馆本死下有节字,引一本無节字。
覽余初其猶未悔。
言己正言危行,身将死亡,尚觀初世伏节之賢士,我志所乐,不悔恨也。
不量凿而正枘兮,
量,度也。正,方也。枘所以凿孔也。
固前以菹醢。
言工不量度其凿而方正其枘,則物不固而木破矣。臣不度君賢愚,竭其忠信,則被<台辛>過,而身殆矣。自前世修名之人,以获菹醢,龍逢、梅伯諸人是也。
曾欷余郁邑兮,
曾,累也。欷,惧貌。或曰,曾重欷,哀泣之声也。郁邑,憂也。曾一作增,邑一作悒。
哀朕時之不当。
言我累息而惧,郁邑而憂者,自哀生不当舉賢之時而值菹醢之世。
攬茹蕙以掩涕兮,
茹,柔Й也。
г余襟之浪浪。
г,濡也。衣皆謂之襟,浪浪,流貌也。言己自伤放在草澤,心悲泣涕下,г濡我衣,浪浪而流,猶引取柔Й杏草以自掩拭。不以悲故失仁義之則也。
跪敷衽以陳辭兮,
敷,布也。衽,衣前也。陳辭於重华,道羿澆以下也。故下句云发轫於苍梧也。
耿吾既得此中正。
耿,明也。言己上觀禹湯文王修德以興,下见羿澆桀紂行惡以亡,中知龍逢、比干執履忠直,身以菹醢,乃長跪而布衽,亻免首省念,仰诉於天,則中心晓明,得此中正之道。精合真人,神與化游。故设乘云驾龍,周历天下,以慰己情,缓憂思也。
驷玉虬以乘兮,
有角曰龍,無角曰虬。,鳳凰别名也。《山海經》云:『身有五彩而文如鳳凰類也。』以爲车飾。
溘埃風余上征。
溘猶掩也。埃,尘也。言我设往行游,将乘玉虬,驾鳳车,掩尘埃而上征去。離世俗遠羣小也。
朝发轫於苍梧兮,
轫,扌耆轮木也。苍梧,舜之所葬也。扌耆一作支。
夕余至乎县圃。
县圃,神山也。在昆仑之上。《淮南子》曰:『昆仑、县圃,維乃通天。言己朝发帝舜之居,夕至县圃之山,受道聖王,而登神明之山。
欲少留此靈琐兮,
靈以喻君。琐,门镂也,文如连琐,楚王之省ト也。或曰,靈,神之所在也。琐,门有青琐也。言未得入门,故欲少往门外也。
日忽忽其将暮。
言己誠欲少留於君之省ト,以须政教。日又忽忽去,時将欲暮,年歲且盡,言己衰老也(夫容馆本無也字)。
吾令羲和弭节兮,
羲和,日御也。弥,按也,按节徐步也。
望崦嵫而勿迫。
崦嵫,日所入山也。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淵。迫,附也。言我恐日暮年老,道德不施不用,欲令日御按节徐行,望日所入之山,且勿以附近,冀及盛時遇賢君也。
路曼曼其遠兮,
,長也。
吾将上下而求索。
言天地广大,其路曼曼,遠而且長,不可卒遍,吾方上下左右,以求索賢人與己合志也。
饮余馬於咸池兮,
咸池,日浴处也。
扌余辔乎扶桑。
扌,結也。扶桑,日所拂木也。《淮南子》曰:日出谷,浴乎咸池,拂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謂フ明。言我乃往至东极之野,饮馬於咸池,與日俱浴。以潔己身。結我车辔,於扶桑,以留日行,幸得不老,延年寿高大也。
折若木以拂日兮,
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拂,击也。一云蔽也(此四字夫容馆本無)。
聊逍遥以相羊。
聊,且也。逍遥、相羊皆游也。言己扌結日辔,恐不能制也。年時卒過,故復轉之西极,折取若木,以拂击日,使之還去,且相羊而游以待君命也。或謂拂蔽也。以若木鄣蔽日,使不得過也。
前望舒使先驅兮,
望舒,月御也。月體光明以喻臣清白也。
後飞廉使奔屬。
飞廉,風伯也。風爲號令,以喻君命,言己使清白之臣如望舒,先驅求賢,使風伯奉君命於後,以告百姓。飞廉、風伯,神名也。或曰,驾乘龍云,必假疾風之力,使奔屬於後也。
鸞皇爲余先戒兮,
鸞,俊鳥也。皇,鳳雌也。以喻仁智之士也。
雷师告余以未具。
雷爲諸侯,以興於君。言己使仁智之士如鸞皇,先戒百官,将往适道,而君怠惰,告我严装未具。
吾令鳳鳥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言我使鳳鳥明智之士飞行天下,以求同志,续以日夜冀相逢遇也。
飄風屯其相離兮,
回風爲飄,飄風無常之風,以興邪惡之眾也。屯其相離,言不與己和合也。
帅云霓而來御。
云霓,惡氣也。以喻佞人。御,迎也。言己使鳳鳥往求同志之士,欲與俱共事君,反见邪惡之人相與屯聚,謀欲離己。又遇佞人相帅來迎,欲使我變节以隨之也。
紛纟々其離合兮,
紛,盛多貌。纟纟,猶亻尊亻尊,聚貌也。
斑陆離其上下。
斑,亂貌。陆離,紛散也。言己游觀天下,但见俗人竞爲讒佞亻尊亻尊沓沓相聚。乍離乍合,上下之義,斑然散亂,而不可知也。
吾令帝阍开關兮,
帝謂天帝也。阍,主门者也。
倚阊阖而望予(音舆)。
阊阖,天门也。言己求賢不得,疾讒惡佞,将上诉天帝,使阍人开關,又倚天门,望而距我,使我不得入也。
時暧暧其将罢兮,
暧暧,ウ昧貌,罢,极也。
結幽蘭而延伫。
言世時世ウ昧,無有明君。周行罢极,不遇賢士,故結芳草,長立有還意。
世溷濁而不分兮,
溷,亂也。濁,贪也。
好蔽美而嫉妬。
言時世君亂臣贪,不别善惡,好蔽美德,而嫉妬忠信也。
朝吾将济於白水兮,
济,渡也。《淮南子》言,白水出於昆仑之山,饮之則不死也。
登阆風而纟馬。
阆風,山名也。在昆仑之上。纟馬,繫馬也。言己见中國溷濁,則欲渡白水,登神山,屯车繫馬而留止也。白水潔净,阆風清明,言己修清白之行不懈也。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楚有高丘之山,女以喻臣,言己雖去,意不能已,猶復顾念楚國無有賢臣,心爲之悲而流涕也。或云,高丘,阆風山上也。無女,喻無與己同心。旧說:高丘,楚地名也。
溘吾游此春宫兮,
溘,奄也。春宫,东方青帝舍也(夫容馆本無也字)。溘一作盖。
折琼枝以继佩。
继,续也。言己行游,奄然在於青帝之舍,觀萬物始生,皆出於仁義,復折琼枝以继佩,守仁行義,志弥固也。
及榮华之未落兮,
榮华,喻颜色也。落,墮也。
相下女之可诒。
相,视也。诒,遗也。言己既修行仁義,冀得同志,願及年德盛時,颜貌未老,视天下賢人,将持玉帛而聘遗之,與俱事君也。诒一作贻。
吾令丰隆云兮,
丰隆,师。一曰雷师(夫容馆作丰隆,雷师)。
求宓妃之所在。
宓妃,神女也。以喻隐士。言我令雷师丰隆乘云周行,求隐士清潔若宓妃者,欲與并心力也。宓一作ж。
解佩纟襄以結言兮,
纟襄,佩带也。
吾令謇以爲理。
蹇,伏羲氏之臣也。理,分理,述禮意也。言己既见宓妃,則解我佩带之玉結言语,使古賢蹇而爲媒理也。伏羲時敦朴,故使其臣也。紛纟纟其離合兮忽纬纟画其难遷纬纟画,乖戾也。遷,徒也。言蹇修既持其佩带通言,而讒人復相聚毁敗,令其意一合一離,遂以乖戾而见距絕,言所居深僻难遷徙也。
夕歸次於穷石兮,
次,舍也。再宿爲信。過信爲次。《淮南子》言弱水出於穷石,入于流沙也。
朝濯发乎洧盘。
洧盘,水名也。禹大传曰,洧盘缀水出崦嵫山,言宓妃體好清潔,暮即歸舍穷石之室,朝沐洧盘之水,遁世隐居不肯仕也。盘一作。
保厥美以骄傲兮,
居简曰骄,侮慢曰傲。傲一作敖。夫容馆本作敖。
日康娱以淫游。
康,安也,言宓妃用志高遠保守美德,骄敖侮慢,日自娱乐以游戏,無有事君之意也。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违棄而改求。
违,去也。改,更也。言宓妃雖信有美德,傲骄無禮,不可與共事君。雖來復棄去,而更求賢良也。棄一作棄。
覽相觀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言我乃復往觀四极,周流求賢,然後乃來下也。覽相一作求覽,一無乎字。。
望瑶台之偃蹇兮,
石次玉名曰瑶。《詩》曰:『报之以琼瑶』。偃蹇,高貌也。
见有之佚女。
有,國名。佚,美也。謂帝喾之妃,契母简狄也。配聖帝,生賢子,以諭貞賢也。《詩》曰:『有方将,帝立子生商。』《吕氏春秋》曰:『有氏有美女,爲建高台而饮食之。』言己望见瑶台高峻,睹有氏美女,思得與共事君也。佚一作失。
吾令鸩爲媒兮,
鸩,運日也,毒可殺人,以喻讒贼也。
鸩告余以不好。
言我使鸩鳥爲媒。以求简狄,其信讒贼,不可信用,還詐告我言不好也。
雄鸠之鸣逝兮,
逝,往也。
余猶惡其佻巧。
佻,轻也。巧,利也。言又使雄鸠衔命而往,其性轻佻巧利,多语言而無要实,復不可信用也。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适,往也。言己令鸩爲媒,其心讒贼,以善爲惡,又使雄鸠衔命而往,多言無实,故中心狐疑猶豫,意欲自往,禮又不可,女当须媒,士必待介也。張衡《思玄赋》袭用此句,然猶豫作猶與。
鳳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高辛,帝喾有天下號也。《帝繫》曰:『高辛氏爲帝喾,帝喾次妃有氏之女生契。』言己既得賢德之士若鳳凰,受禮遗将行,恐帝喾先我得简狄也。诒一作诏,遗一作遣。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言己既求简狄復後高辛,欲遠集他方,又無所之。故且游戏觀望,以忘其憂,用以自适也。集一作进。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少康,夏后相之子也。有虞,國名。姚姓,舜後也。昔寒浞事澆殺夏后相,少康逃奔有虞,虞因妻以二女,而邑於纶纟昏,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以收夏眾。遂诛灭澆,復禹之旧绩,屈原放至遠方之外,博求眾賢人索宓妃則不肯见;求简狄又後高辛;幸若少康留止有虞而得二妃,以成顯功,是不欲遠去之意也。
理弱而媒拙兮,
弱,劣也。拙,钝也。
恐導言之不固。
言己欲效少康,留而不去,又恐媒人弱钝,故达言於君,不能坚固,復使回移也。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再言世溷濁者,懷襄二世明,故羣下好蔽忠正之士,而舉賢惡之人也。世一作時。
闺中既以邃遠兮,
小门謂之闺。邃,深也。一無以字。
哲王又不寤。
哲,智也。寤,覺也。言君处宫殿之中,其闺深遠,忠言难通,指语不达。自明智之王尚不能覺悟善惡之情。高宗殺孝己是也,何况不智之君而多ウ蔽,固其宜也。懷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
言我懷忠信之情,不得发用,安能久與此ウ亂之君終古而居乎?意欲復去也。一本忍下有而字。敦煌《楚辭音》残卷注:『焉,於连反。』
索{艹}茅以{专}兮,
索,取也。{艹}茅,靈草也。,小折竹也。楚人名結草折竹以卜曰{专}。《文选》{艹}作琼。夫容馆本作琼。
命靈氛爲余占之。
靈氛,古明占吉凶者也。言己欲去,則無所集;欲止,又不见用憂懑不知所从,乃取神草竹,結而折之,以卜去留,使明智靈氛占其吉凶也。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而慕之?
靈氛言以忠臣而事明君,两美必合,楚國谁能信明善惡,行忠直,欲相慕及者乎?己宜以時去之也。隋骞公《楚辭音》残卷注下『曰』字云:『曰,靈氛之詞。』然則靈氛占辭何以用两『曰』字分而言之?前修說解紛纭,莫衷一是。洪氏《补注》曰:『再舉靈氛之言者,甚言其可去也。』汪瑗曰:『此靈氛因占兆吉,復推其說,以劝屈子之詞,而決其遠之志也。』王夫之曰:『再言‘曰’者,卜人申释所占之義,謂原抱道懷才,求賢者自不能舍。』蒋驥曰:『再言‘曰’者,叮咛之辭。』又,清鲁笔《楚辭达》曰:『此‘曰’字乃原问辭,下章‘曰’字,是靈氛答语。』戴震《屈原赋》注謂上『曰』下四语,屈原问卜之辭,下『曰』下四语,『靈氛之告以吉占也』。陳本禮《屈辭精義》亦以上『曰』字爲『原问卜之詞』,下『曰』字爲『靈氛占詞』。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唯是其有女?』
言我思念天下博大,豈独楚國有君臣而可止乎?{囟心},古文思,亦作思;唯一作惟。夫容馆本作思。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無芳草兮,尔何懷乎故宇?
尔,汝也。懷,思也。宇,居也。言何所独無賢芳之君,何必思故居而不去也。次皆靈氛之詞也。
世幽昧以眩曜兮,
眩曜,惑亂貌。世一作時,眩一作玄。
孰云察余之善惡?
屈原答靈氛曰,当世人君ウ昧惑亂,不知善惡,谁当察我之善情而用己乎?是难去之意也。善惡一作中情。《文选》善作美。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異。
党,乡党也,謂楚國也。言天下萬民之所好惡,其性不同,此楚國尤独異也。民一作人。
户服艾以盈要兮,
艾,白蒿也。盈,满也。言或艾非芳草,一名水台也。《類聚》卷八二及《唐類函》卷一八六载、《事類赋注》卷二四引『户服』并作『扈服』。
謂幽蘭其不可佩。
言楚國户服白蒿,满其腰带,以爲芬芳,反謂幽蘭臭惡,爲不可佩也。以言君親爱讒佞,憎遠忠直賢良而不肯近之也。其一作兮,一作之。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
察,视。
豈呈美其能当?
呈,美玉也。相玉书言,呈大六寸,其曜自照,言時人無能知臧否,觀眾草尚不能别其香臭,豈当知玉之美善乎?以爲草木易别於禽兽,禽兽易别於珠玉,珠玉易别於忠佞,知人爲难也。
苏粪壤充帏兮,
苏,取也。充,猶满也。壤,土也。
謂申椒其不芳。』
謂申椒臭而不香,言近小人而遠君子也。
欲从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言己欲从靈氛劝去之占,則中心狐疑念楚國也。
巫咸将夕降兮,
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時,降,下也。
懷椒糈而要之。
椒,香物所以降神也。糈,精米,所以享神也。言巫咸夕从天上來下,願懷椒糈要之,使筮者占兹吉凶之事也。糈,俗作。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翳,蔽也。缤,盛貌也。九嶷,舜所葬也,言巫咸得己椒糈,則将百神,蔽日來下,舜又使九嶷之神,紛然迎我,知己之志也。疑一作嶷。
皇剡剡其扬靈兮,
皇,皇天也。剡剡,光貌。
告余以吉故。
言皇天扬其光靈,使百神告我当去就吉善也。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
勉,强也。上謂君,下謂臣也。升一作升。
求榘之所同。
榘,法也。,度也。言当自勉强,上求明君,下察賢臣,與己合法度者,因與同志共爲治也。榘一八矩,一作。
湯禹俨而求合兮,
俨,敬也。合,匹也。俨一作严。
挚咎繇而能調。
挚,伊尹名,湯臣也。咎繇,禹臣也。調,和也。言湯禹至聖,猶敬承天道,其匹合得伊尹、咎繇,乃能調和陰陽而安天下也。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行媒,喻左右之臣也。言誠能中心常好善,則精感神明,賢君自舉用之,不必须左右荐达也。一無又字。
說操筑於傅岩兮,
說,傅說也。傅岩,地名。
武丁用而不疑。
武丁,殷之高宗也。言傅說抱懷道德,而遭遇於刑罚,操筑作於傅岩,武丁思想賢者,梦得聖人,以其形象求之,因得傅說,登以爲公,道用大興,爲殷高宗也。《书》曰:『高宗梦得說,使百工营求諸野,得諸傅岩,作《說命》,是佚篇(夫容馆本無佚篇二字)也。』洪興祖《补注》曰:『《孟子》曰:‘傅說舉於版筑之间。’《史记》云:‘說爲胥靡,筑於傅险,见於武丁。武丁曰,是也。遂以傅险姓之,號曰傅說。’险與岩同。徐广曰:‘《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孔安國曰,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經,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說賢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也。』
吕望之鼓刀兮,
吕,太公之氏姓也。鼓,鸣也。或言吕望太公,姜姓也。未遇之時鼓刀屠於朝歌也。夫容馆本無『或言』以下数字。
遭周文而得舉。
言太公避紂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興,盍往歸之,至朝歌,道穷困,自鼓刀而屠,遂西钓於渭滨,文王梦得聖人,於是出猎而见之遂载以歸,用以爲师,言吾先公望子久矣。因號爲太公望。或言周文王梦立令狐之津,太公在後,帝曰:『昌,賜汝名师。』文王再拜,太公梦亦如此。文王出田,见识所梦载與俱歸,以爲太师也。
甯戚之讴歌兮,
寧戚,卫人。
齊桓闻以该輔。
该,备也。寧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齊东门外,桓公夜出,寧戚方饭牛,叩角而商歌,桓公闻之知其賢,舉用爲客卿,备輔佐也。
及年歲之未晏兮,
晏,晚。
時亦猶其未央。
央,盡也。言己所以汲汲欲輔佐君者,冀及年未晏晚,以成德化也。然年時亦尚未盡,冀若三賢之遭遇也。其一作而。
恐鹈之先鸣兮,
鹈夫,一名买,常以春分日鸣也。鹈一作单。洪興祖引颜师古《漢书》注:单一名买,一名子规,一名杜鹃。
使夫百草爲之不芳。
言我恐鹈夫以先春分鸣使百草华英摧落,芬芳不得成也,以喻讒言先至,使忠直之士蒙罪過也。
何琼佩之偃蹇兮,
偃蹇,眾盛貌。佩一作。
眾然而蔽之,
言我佩琼玉,懷美德,偃蹇而盛。眾人然而蔽之,物不得施用也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
谅,信。谅一作亮。
恐嫉妬而折之。
言楚國之人不尚忠信之行,共嫉妬我正直,必欲折挫而敗毁之也。湯炳正据王逸注文『共嫉妬我正直』云云,謂王氏本恐作共。
時缤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言時世溷濁,善惡變易,不可以久留,宜速去也。其一作以。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荃蕙,皆美香草也。言蘭芷之草變易其體而不復香,荃蕙化而爲菅茅,失其本性也,以言君子更爲小人,忠信更爲佞伪也。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爲此萧艾也?
言往昔芬芳之草今皆直爲萧艾而已,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也。
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之害也。
言士民所以變直爲曲者,以上不好用忠信之人,害其善志之故也。一無也字。王氏注未释莫字之義。
余以蘭爲可恃兮,
蘭,懷王少弟司馬子蘭也。恃,怙也。
羌無实而容長。
实,誠也。言我以司馬子蘭懷王之弟,應荐賢达,能可怙而进,不意内無誠信之实,但有長大之貌,浮华而已。
委厥美以从欲兮,
委,棄。
苟得列乎眾芳。
言子蘭棄其美质正直之性,隨俗谄佞,苟欲列於眾賢之位,無进賢之心也。
椒专佞以慢忄舀兮,
椒,楚大夫子椒也。忄舀,淫也。慢一作谩,《释文》又作;忄舀一作舀。
殺又欲充夫佩帏。
殺,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子椒似賢而非賢也。帏,盛香之囊,以喻親近,言子椒爲楚大夫,处蘭芷之位,而行淫慢佞谀之志又欲援引面从不賢之類,使居親近,無有憂國之心,责之也。夫一作其。
既干进而务入兮,
干,求也。而一作以。
又何芳之能祗。
祗,敬也。言子蘭、子椒苟欲自进求入於君,身得爵禄而已,復何能敬爱賢人,而舉用之也。王氏『祗』训敬。清王引之謂祗即振字之假借。
固時俗之流从兮,又孰能無變化?
言時世俗人隨从上化,若水之流,二子復以谄谀之行,眾人谁有不變节而从之者乎?疾之甚也。一作从流,一本从误作徙。
覽椒蘭其若兹兮,又况揭车與江離。
言觀子椒子蘭變志若此,况朝廷眾臣,而不爲佞媚以容其身耶!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历,逢也。兹,此也。言己内行忠正,外佩眾香,此誠可贵重,不意明君棄其至美,而逢此咎也。之一作其,夫容馆本作其,引一作之。
芳菲菲而难亏兮,
亏,歇也。而一作其,亏一作。
芬至今猶未沫。
沫,已也。言己所行純美,芬芳勃勃,誠难亏歇,久而弥盛,至今尚未已也。芬一作芬芬;勃一作氵孛。
和調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言我雖不见用,猶和調己之行度,執守忠貞,以自娱乐,且徐徐浮游,以求同志也。王氏以『和調度』解『和調己之行度』之意,必增字方得足其義。
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上謂君也。下謂臣也。言我願及年德方壯之時,周流四方,觀君臣之賢,欲往就之也。
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言靈氛既告我以吉占,历善日吾将去君而遠行也。
折琼枝以爲羞兮,
羞,脯。
精琼{靡灬}以爲長。
精,凿也。{靡灬},屑也。長,粮也。《詩》云:『乃裹糇粮。』言我将行,乃折取琼枝,以爲脯腊,精凿玉屑,持以爲粮食,饭饮香潔,冀以延年益寿也。
爲余驾飞龍兮,雜瑶象以爲车。
象,象牙也。言我驾飞龍,乘明智之兽,象玉之车,文章雜错,以言己德似龍玉,而世莫之识也。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将遠逝以自疏。
言賢愚異心,何可合同!知君與己殊志,故将遠去自疏而流遁也。疏,王注作疏遠義。
吾道夫昆仑兮,
,轉也。楚人名轉曰。《河圖》、《括地象》言:昆仑在西北,其高一萬一千里,上有琼玉之树也。
路遠以周流。
言己设去楚國遠行,乃轉至昆仑神明山,其路長遠,周流天下,以求其同志也。
扬云霓之ㄙ蔼兮,
扬,披也。ㄙ霭,猶蓊郁,荫貌也(夫容馆本無也字)。一本扬下有志字。
鸣玉鸞之啾啾。
鸞,鸞鳥,以玉爲之,著於衡和著於轼,啾啾,鸣声也。言己从昆仑将遂升天,披云霓之蓊霭,排讒佞之党羣,鸣玉鸞之啾啾而有节度也。
朝发轫於天津兮,
天津,东极箕斗之间,漢津也。
夕余至乎西极。
言己朝发天之东津,萬物所生。夕至地之西极,萬物所成。動順陰陽之道,且亟疾也。
鳳凰翼其承兮,
翼,敬也。,旗也。画龍虎爲也。《文选》翼作紛。
高翱翔之翼翼。
翼翼,和貌。言己動順天道,則鳳凰來隨我车。敬承旗,高飞翱翔,翼翼而和嘉忠正懷有德也。之一作而。
忽吾行此流沙兮,
流沙,沙流如水也。《尚书》曰:『餘波入于流沙』。
遵赤水而容與。
遵,循也。赤水出昆仑山。容與,游戏貌也,言我忽然過此流沙,遂循赤水而游戏,雖行遠方,動以潔清自洒(四部丛刊本洒作酒,夫容馆本洒作ε)飾也。
麾蛟龍使梁津兮,
舉手曰麾。小曰蛟,大曰龍。或言以手教曰麾。津,西海也。蛟龍,水虫。以蛟龍爲桥,承以渡水,似穆王之越海,比鼋鼍以爲梁也。使一作。
诏西皇使涉予。
诏,告也。西皇,帝少也。涉,渡也。言我乃麾蛟龍,以桥西海,使少來渡我。動與神兽聖帝相接,言能渡萬民之厄也。予一作余。
路遠以多艰兮,
艰,难。
腾眾车使徑待。
腾,過也。言昆仑之路,险阻艰难非人所能由。故令眾车先過,使从邪徑以相待也。以言己所行高遠,莫能及也。待一作侍。
路不周以左轉兮,
不周,山名,在昆仑山西北。轉,行也。
指西海以爲期。
指,语也。期,會也。言己使语眾车,我所行之道当過不周山而左行,俱會西海之上也。過不周者,言道不合於世也左轉者,言君行左乖,不與己同志也。
屯余车其千乘兮,
屯,陳也。
齊玉大而并驰。
大,锢也,一云车辖也。乃屯陳我车,前後千乘,齊以玉爲车辖。并驰左右,言从己者眾,皆游玉德,宜輔千乘之君也。大,洪興祖引或作。
驾八龍之婉婉兮,
婉婉,龍飞貌。《释文》婉作蜿。
载云旗之委蛇。
言己乘八龍神智之兽,其状婉婉委委,又载云旗委蛇而長也。驾八龍者,言己德如龍,可制御八方也。载云旗者,言己德如雨,能润施於萬物也。蛇一作移,一作逶迤。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邈邈,遠貌,言己雖乘云龍,猶自抑案,弥节徐行,高抗志行,邈邈而遠,莫能逮及。一云迈高驰。
奏《九歌》而舞《韶》兮,
九歌,九德之歌,禹乐也。韶,九韶,舜乐也。《尚书》『箫韶九成』是也。
聊假日以俞乐。
言己德高智明宜輔舜禹,以致太平。奏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而不遇其時,故暇日游戏俞乐而已。假一作暇。
陟升皇之赫戏兮,
皇,皇天也。赫戏,光明貌。一無陟字,升一作升。
忽临睨(音倪)夫旧乡。
睨,视也。旧乡,楚國也。言己雖升昆仑,過不周山,渡西海,舞九韶,升天庭,据光曜,不足以解憂,猶復顾视楚國,愁且思也。
仆夫悲余馬懷兮,
仆,御也。懷,思也。
蜷局顾而不行(胡郎反)。
蜷局,結屈,不行貌。屈原设去世離俗,周天币地,意不忘旧乡,忽望见楚國,仆御悲感,我馬思歸,蜷局結屈而不肯行,此終志不去,以詞自见,以義自明也。
亂曰:『已矣哉!
亂,理也。所以发理詞指,总撮其要也。屈原舒肆愤懑,极意陳詞,或去或留,问彩紛华,然後結括一言,以明所趣之意也。
國無人莫我知兮,
已矣(夫容馆本矣下有哉者二字),絕望之詞也。無人,謂無賢人也。《易》曰:『其户,<门贝>其無人。』屈原言己已矣哉,我独懷德不见用者,以楚國無有賢人知我忠信之故,自伤之詞。一無哉字。
又何懷乎故都?
言眾人無有知己,己復何爲思故乡,念楚國也。
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言時世人君無道,不足與共行美德施善政者,故我将自沈汨淵,从彭咸而居处也。叙曰:昔者孔子聖明,天生不羣(一作王,夫容馆本作王),定經术,删詩书(一云俾定經术,乃删詩书,夫容馆本作俾定經术,乃删詩书),正禮乐,制作《春秋》,以爲後王之法,门人三千,罔不昭达,临終之日,則大義乖而微言絕。其後周室衰微,战國<立立>争,道德陵遲,讒詐萌生,於是杨墨邹孟孫韩之徒各以所知,朱造传记,或以述古;或以明世(八字一作咸以明世)。而屈原履忠被赞,憂悲愁思(一云憂愁思愤),独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上以讽諫,下以自慰。遭時ウ亂,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復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義,玮其文采,以相教传(或作传教),至於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王安作《離騷經章句》,則大義粲然,後世雄俊,莫不赡慕(一作仰,夫容馆本作仰),舒肆妙虑(一云摅舒妙思,夫容馆本作摅舒妙思),缵述其詞。逮至刘向,典校經书,分以爲十六卷。孝章继位,深宏道義艺,而班固、贾逵復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其余十五卷(一作篇),阙而不說。又以壯爲状(一作扶),義多乖異,事不要括(一作撮,夫容馆本作撮)。今臣復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經传(八字一作稽之經传),作十六卷章句。雖未能究其微妙,然大指之趣,略可见矣。且人臣之義,忠正爲高;以伏节爲賢。故有危言以存國,殺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於浮江;比干不恨於剖心。然後忠立而行成(忠一作德,夫容馆本作德),榮顯而名著(一作稱,夫容馆本作稱)。若夫懷道以迷國,佯(详與佯同,詐也)愚而不言,颠則不能扶,危則不能安,婉婉(婉婉一作娩娩,一作亻黾亻免)以順上,逡巡以避患,雖保其黄,終寿百年,盍志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今若屈原,膺忠貞之质,體清潔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謀,退不顾其命,此絕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而班固謂之露才扬己(一作班贾),竞於羣小之中,怨恨懷王,讥刺椒、蘭,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於臂反)自沈。』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潔者也。昔伯夷、叔齊,让國守分(一作志,夫容馆本作志),不食周粟,遂饿而死。豈可復謂有求於世而怨望(一作恨怨,夫容馆本作恨怨)哉?且詩人怨主刺(一作諫)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風諫之语,於斯爲切。然仲尼论之,以爲大雅,引此比彼,屈原之詞,优游婉順,寧以其君(一有爲字)不智之故,欲提携携其耳乎?而论者以爲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夫《離騷》之文,依五經以立義焉:『帝高陽之苗裔』,則《詩》:『厥初生民,時維姜原』也;『紉秋蘭以爲佩』,則『将翱九翔,佩玉琼琚也』;『夕攬洲之宿莽』,則《易》:『潜龍勿用』也;『驷玉虬而乘』,則《易》:『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就重华而陳詞』,則《尚书》:『咎繇之謀谟』也。『登昆仑而涉流沙』,則《禹贡》之敷土也。故志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多一作劭,夫容馆本作劭)其识达,屈原之詞誠博达矣,自(一有孔丘字,夫容馆本有孔丘字)終没以來,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詞赋,莫不拟則其義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謂金相玉质,百歲無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