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李義山詩集注作者:朱鶴齡 清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全書》 臣等謹案李義山詩集注三卷。國朝朱鶴齡注。鶴齡,字長孺。吳江人。李商隠詩舊無注本,故元好問論詩絶句有「詩家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語。明末釋道源始為作注。王士禎論詩絶句所謂「獺祭曾驚博奥殫,一篇錦瑟解人難。千秋毛鄭功臣在,尚有彌天釋道安。」者即為道源是注作也。然其書徴引雖繁,實冗雜寡要,多不得古人之意。鶴齡刪取其什一,補輯其什九,以成此注。一掃諸家穿鑿附㑹之說,繁簡頗為得當。故後來注商隠集者,如程夢星、姚培謙諸家,大抵以鶴齡為藍本。惟商隠以婚於王茂元之故,為令狐綯所擠,淪落終身。特文士輕于去就,苟且目前之常態。鶴齡必以為茂元黨李徳裕,綯父子黨牛僧孺,商隠之從茂元為擇木之智、渙丘之公,然則令狐楚方盛之時,何以從之受學?令狐綯見讐之後,何以又屢啟陳情?新、舊唐書班班具在,鶴齡所論未免為回護之詞。至謂其詩寄托深㣲,多寓忠憤,不同於温庭筠、段成式綺靡香艷之詞,則所見特深,為從來論者所未及。所作年譜,排比時事與其詩,互相參證亦頗有條理。惟于乙卯年有感二首詠文宗甘露之變者,引錢龍惕箋,以李訓、鄭注為奉天討,死國難。則觸于明末黨禍,有激而言,與詩中「如何本初輩,自取屈氂誅。臨危對盧植,始悔用龎萌。」諸句,顯相背觸,殊失商隠之本旨。又重有感一首所謂「竇融表已來闗右,陶侃軍宜次石頭」者,竟以稱兵犯闕望劉從諫,所見至為乖刺。鶴齡又引龍惕之語,附和其說,不加駁正,亦未免昧于事理。然如據房中曲定錦瑟為悼亡,于無題諸作注家所呶呶而爭者,亦闕所不知,不主曲說。其摧陷廓清之功,固超出諸家之上矣。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恭校上。 李義山詩集注 原序 李義山詩集注 卷一上 李義山詩集注 卷一下 李義山詩集注 卷二上 李義山詩集注 卷二下 李義山詩集注 卷三上 李義山詩集注 卷三下 李義山詩集注 附錄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𤈓 每日一成语:国计民生 每日一词语:美恣恣 每日一诗词: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