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思堂記
作者:蘇軾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東坡全集‎

建安章質夫,築室於公堂之西,名之曰思。
曰:「吾將朝夕於是,凡吾之所為,必思而後行,子為我記之。」嗟夫,余天下之無思慮者也。
遇事則發,不暇思也。
未發而思之,則未至。
已發而思之,則無及。
以此終身,不知所思。
言發於心而沖余口,吐之則逆人,茹之則逆余。
以為寧逆人也,故卒吐之。
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惡惡臭。
豈復臨事而後思,計議其美惡,而避就之哉!是故臨義而思利,則義必不果;臨戰而思生,則戰必不力。
若夫窮達得喪,死生禍福,則吾有命矣。
少時遇隱者曰:「孺子近道,少思寡欲。」曰:「思與欲,若是均乎?」曰:「甚於欲。」庭有二盎以畜水,隱者指之曰:「是有蟻漏。」「是日取一升而棄之,孰先竭?」曰:「必蟻漏者。」思慮之賊人也,微而無間。
隱者之言,有會於余心,余行之。
且夫不思之樂,不可名也。
虛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不處而靜,不飲酒而醉,不閉目而睡。
將以是記思堂,不亦繆乎。
雖然,言各有當也。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以質夫之賢,其所謂思者,豈世俗之營營於思慮者乎?《易》曰無思也,無為也。
我願學焉。
《詩》曰思無邪。
質夫以之。

元豐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記



每日一字一词

 题库  题库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