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進《宋史》表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領經筵事、提調宣政院太醫院廣惠司事 阿魯圖 等言:

竊惟周公念先業之艱難,《七月》之詩是作;孔子論前王之文獻,二代之禮可言。故觀趙氏隆替之由,足見皇元混一之績。欽惟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初由宗邸親總大軍,龍旂出指於離方,羽葆歸登於乾御,櫛風沐雨,詎辭跋履之勞;略地攻城,咸遵禀授之算。揚舲而平江、漢,卷甲而克襄、樊。龔行吊伐之師,昭受寵綏之寄。及夫收圖書於勝國,輯黼冔於神京,拔宋臣而列政塗,載《宋史》而歸秘府。然後告成郊廟,錫慶臣民,推大賚以惟均,示一統之無外。樞庭偃武,既編戡定之勳;翰苑摛文,尋奉纂修之旨。事幾有待,歲月易遷。累朝每切於繼承,多務未遑於制作。阿魯圖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欽惟皇帝陛下恢弘至道,紹述丕謨。往行前言,樂討論於古訓;祖宗功德,思揚厲於耿光。惟我朝大啟基圖,彼吳會後歸版籍。視金源其未遠,紬石室以具存,及茲累洽之時,成此彌文之典。

阿魯圖、左丞相別兒怯不花領史事,前右丞相脫脫為都總裁,平章政事帖穆爾達世、御史大夫惟一、翰林學士承旨起巖、玄、治書御史好文、禮部尚書沂、崇文大監宗瑞為總裁官,平章政事納麟、顏、前中書右丞 達世睦邇、左丞 守簡、參議 岳柱、住、思謙、郎中 斡欒、思立等協恭董治,史官工部侍郎 斡玉倫徒,秘書卿 泰不華、太常僉院 杜秉彝、翰林直學士 宋褧,國子司業 王思誠、澤民、集賢待制 干文傳、翰林待制 張瑾、師道、宣文閣鑒書博士 麥文貴、監察御史 余闕、太常博士 李齊、翰林修撰 劉聞、太醫院都事 賈魯、國子助教 馮福可、太廟署令 陳祖仁、西臺御史 趙中、翰林應奉 王儀、貞、秘書著作左郎 譚慥、翰林編修 張翥、國子助教 吳當、經筵檢討 危素編劘分局,彙粹為書。

起自東都,迄於南渡,紀載餘三百載,始終纔一再期。考夫建隆、淳化之經營,景德、咸淳之潤色,慶曆、皇祐以忠厚美風化,元豐、熙寧以聰明紊憲章。馴致紹聖紛紜,崇寧荒亂,治忽昭陳於方冊,操存實本於宮庭。若乃建炎、紹興之圖回,乾道、淳熙之保乂,正直用則人存政舉,邪佞進則臣辱主憂。光、寧之朝,僅守宗社,理、度之世,日蹙封疆,顧乃拘信使以渝盟,納畔臣而侵境,由權奸之擅命,啟事釁以召兵。厥後瀛國歸朝,吉王航海,齊亡而訪王燭,乃存秉節之臣;楚滅而諭魯公,堪矜守禮之國。載惟貞元之會合,屬當泰道之熙明。眾言淆亂於當時,大義昭宣於今日。矧先儒性命之說,資聖代表章之功,先理致而後文辭,崇道德而黜功利,書法以之而矜式,彝倫賴是而匡扶。雖微董孤直筆之可稱,庶逃司馬寡識而輕信。至若論其有弊,亦惟斷以至公。大概聲容盛而實德衰,論建多而成效少。且辭之繁簡以事,而文之古今以時,舊史之傳述既多,雜記之蒐羅又廣。於是參是非而去取,權豐約以損增。事嚴敢計於疾徐,日積亦虞於玩愒。

阿魯圖 等忝司當揆,實預提綱,周詢在局之言,靡不究心乃職。第述作之才有限,而報效之志無窮。儻垂清燕之觀,尚助緝熙之益。曰若帝堯,曰若帝舜,惟聖心稽古之功;監於有夏,監于有殷,乃臣子告君之道。謹撰述《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世家》二百二十五卷,裝潢成四百九十二帙,隨表塵獻以聞。

至正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提调宣政院太医院广惠司事臣阿鲁图等上表。

中书省咨文

  皇帝圣旨里。中书省据辽、金、宋三史总裁官呈:“照得近奉都堂钧旨,委自提调缮写《宋史》刻板正本,今已毕功。理合比依辽、金二史,从都省闻奏定夺,指定行省去处,刊刻印造,传之方来。窃照元修史官翰林编修张翥、国子助教吴当二人,深知宋书事理。如蒙差委齎书前往所指去处,监临刊刻,至于锓梓之际,倘或工匠笔画差讹,就便正是,似为便宜。具呈照详。”准此,都省除已差史官翰林应奉张翥驰驿齎《宋史》净稿前去,委自本省文资正官、首领官、儒学提举各一员,不妨本职提调,与差去官精选高人手匠,就用齎去净稿依式镂板,不致差讹;所用工物,本省贡士庄钱内应付,如果不敷,不以是何钱内放支,年终照算;仍禁约合属,毋得因而一概动扰违错;工毕,用上色高纸印造一百部,装潢完备,差官赴都解纳外,合行移咨,请照验钦依上施行,先具依准咨来。须至咨者。右咨浙江等处行中书省。

  至正六年 月 日

刊刻官员

  行省提调官:

  光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臣达世帖睦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臣忽都不花

  资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臣韩涣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臣撒马笃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臣杨惟恭

  朝列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臣岛刺沙

  奉直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臣崔敬

  奉训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臣赫德尔

  奉政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臣郑璠

  承德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臣徐槃

  承务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臣马黑麻

  承务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都事李琰

  掾史臣赵谦、许恒敬、宣使臣堵简

  杭州路提调官:

  中议大夫、杭州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知渠堰事臣赵琏

  儒司提调官:

  承务郎、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臣李祁

  监督儒官:

  温州路永嘉书院山长臣钱惟演

  嘉兴路儒学正臣应才

  杭州路仁和县儒学教谕臣刘元

  杭州路儒学训导臣黄常、臣姚安道

  ↑返回頂部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