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列寧原名Vladimir Ilyich Uliyanav。一八七○年四月十日生於Simbirsk省。此省位置在俄人最親熱的慈母烏爾加(Mo-ther Volga)河岸上。
關於列寧的出身,在紀載裡有不同的兩說:一說他是農家子弟,一說他是貴族子弟。其實二說皆有根據。在舊時俄國一個人若做了海陸軍的將佐或是民政官吏,自然成了貴族。列寧的父親雖出自農家,而顯達至於省政府顧問的地位,所以隨著者的意思說他是出自農家亦可,說他出自貴族亦可。他的母親名叫Maria Alexandrovna。伊在Kazan省有點小財產。列寧父死後,他的母親承受了一份養老年金。
他的父親歷充過學校的校長或監督,是一位很熱心的教育家,到處獎勵文化上的興趣。有子女五人:三男二女。一家人都能各精一藝,或善於音樂,或善於美術、文學、科學等。他們的家庭促成一個小的大學校。這樣一個有趣味的團體,自然生出一種親熱的家庭精神來,兄弟姊妹都相親愛並都親愛他們的父母,感情異常的深厚。
這樣一個美滿的家庭,對著四圍很苦的民眾,在他們的精神上自然都印了很深的跡象。他們自己家庭生活的甘美和那呻吟在帝王虐政下萬家生活的愚暗與不幸,恰是一個絕好的對照,萬眾的愁雲遮蓋了一家美愛自由的光景。所以隨著他們求得知識的熱情,他們對於人民的熱情亦開始增進,一個跟著一個的都自獻身於工人農民的解放和教育的事業。
一八八六年五月二十日,發生了一場悲劇,給了列寧一個很深的印象。悲劇為何?就是列寧的長兄Alexander以謀殺皇帝罪被捕入Schlusselburg牢獄。
他這位長兄具有一種奇特的精神與品性,酷好音樂,嘗漫步深林中,盪小舟於Volga河,順流而下。他是一個勤勉優美的學生,常冠他的同級,獲得學校的金獎品。
他同著他的姊妹Anna入聖彼得堡大學,在那裡讀書,非常的奮勉,出席聽講,在實驗室裡研究,朝夕不輟,作了一篇“論昆蟲的視覺官能”的論文,得到動物學的獎賞。讀了很多社會科學的書,草了一通黨綱,翻譯了一本關於馬克思哲學的著作,組織些團體,運動船塢工人,助貧苦學生,至於典當了他所得的金獎品。
他對於皇帝暴虐的反抗,一天激烈著一天,層出不窮的虐政,驅著他與革命黨的營壘日益接近。他組織了一班人,去祭批評家Dobroliubov的墳墓,行至Nevsky地方,便為哥薩克偵緝隊所沖散,許多學生被捕去了。亞歷山大從此便與一虛無黨人團體稱為“民意”(The People’s Will)的聯合起來謀殺俄皇亞歷山大二世,事為秘密警察所發覺,有十五個會員被捕,交法庭審訊。
英國著作家Wilcox說: “他被訊的時候,辭卻一切法律上的援助,對於不利於他的話,一句亦不駁,他第一的希望是要解脫和他有關係的人。首席辯護士說他自己承認了一切的罪名,差不多就是不是他作的事,亦認作是他作的一樣。”聽說因他這樣把他人的罪攬在自己身上,救出了他一位同志的生命。在他對堂上的演說裡,聲明過他的信念就是在俄國現下的情形,只有天誅(Terror)是政治競爭上可行的方法。到了宣讀判決死刑的五人姓名的時候,Alexander Ilyich Ulyanov亦在其中,其餘的四人是Gueneralov, Andriuchkin, Ossipanov, Schevyriov。
將要行刑的時候,他的母親得了許可來看望他。伊第一次來看他的時候,他匍匐在伊的足下,流著眼淚,懇求恕他為伊添此煩惱的過處。但他對伊陳述:“一個人於報答兩親以外,還有更高的義務,而在俄國為全體人民謀政治的解放,而我就是這些更高義務中的一種。”他母說他的方法實在駭人。他答伊道:“這是必不得已的手段,捨此還有別的方法麼?我要殺人,所以人必殺我”。
他很想在他一息尚存的時候,把他身前未了的責任,就是極瑣屑的小事,都要弄得清清楚楚,他還記得他欠一位朋友三十盧布,就請他母親替他贖出他的金獎品,賣了償還此債,並且請伊把他借來的書歸還故主。怕他母親過於悲傷,他特特提起他幾個兄弟姊妹都已卒業,才能都很優越,以慰安他的母親。他就這樣死在Schlusselburg的斷頭台上了。這是一八八七年五月八日的事。
他那一位兄弟Dmitri和他兩位妹妹都一時曾受警察的監視。列寧曾在Simbiirsk中學肄業。那臨時政府的領袖Alexander kerensky的父親Feodor Kerensky充當此校的校長。他斷想不到他的兒子後來竟據過全俄的最高地位。他更夢想不到由他所管理的學校出身的學生,竟是取他兒子的地位而代之的人物,現在正以堅強的精神和手腕,指導全俄的運命,全世界大革命的運命,以與舉世的仇敵相抗戰。
一八八七年列寧在此校卒業,卒業後即加入Kazan大學。是年他的父親去世,他的長兄遇難。他在此處的生活為時極短,因他在大學中宣傳社會主義並參加革命示威運動,被逐出校,並不許在Kazan省居住。
一八九一年,列寧入彼得堡大學研究法律經濟。是時他才結婚。在彼得堡大學肄業的期間,發布了一篇關於馬克思主義的論文,聲譽頓起,那被稱為俄國社會主義之父的Plekhanov讀了他的著作說:“這位青年必有成為危險人物之一日”。
這時俄國的官吏亦頗注意列寧,看他是一個很危險的人物。因他對於學理和對於生命一樣的有熱情,並且專心一意的作社會黨人運動的事業,等到他組織了勞工階級解放聯合會,他就變成一個有勢力的工人首領了。
列寧並沒有像他長兄一樣,參與於天誅主義者的運動,他只在教育工人們以政治的、經濟的、知識的事業上盡力。但從皇帝眼裡看來,無論如何,只要是為人民奮鬥的人,都是政府的仇敵,所以重重的拳擊終不免落在列寧的頭上。一八九五年他往Geneva與Plekhanov發生關係,旋即返聖彼得堡致力於社會主義的文學與宣傳,用Tulin的名義發表。一八九六年因組織社會民主黨為法庭所控被捕。一八九七年一月廿九日俄皇下了一道諭旨,把他發往西伯利亞去了。
他同著千萬個最勇敢最優良的俄羅斯少年,經長途遠越亞細亞的荒徼去了。但他決不令這一片冰天雪地靜沉沉的西伯利亞於他沒有什麼意義。他想在這個地方,正可以有很富的機會讓他去思去讀。他在Irkutsk,Krasnoyarsk等處過了他的逐放期間,當他在Sushenskoy的村落裡的時候,他曾自勵用腦與筆不斷的工作,所以他從此出來以後,有好多的著作出世,用Ilyich, Ilin,Tylin,Lenin等名義發表。
列寧的流放期雖滿,但在俄羅斯境內仍不能自由活動,政府仍不許他在工廠中心或是大學所在地的大都市里居住。他於是於一九○○年七月十六日逃往西歐,作了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的會員,在很重要的位置。一九○一年他同Plekhanov,Martov,Zasulich,Axelord諸同志創立了一個報社,名為“Iskra”,譯雲“火花”。這報成立後,就成為亡命在外的俄羅斯社會黨人活動的中心。列寧在這個熱烈的革命家團體裡增進了很多組織的能力,所有加入解放運動的青年都來集合於這個中心;所有在俄國境內革命的宣傳都是由這個中心發動。
列寧因為避暗探的監視,常遷徙於Munich,Brussels,Paris,London,Geneva等處,他的夫人Nadezhda Constantino vaKrup-skaya是一個熱心宣傳家的女兒。伊充黨中的秘書,嘗用盡精力,謄寫那些用看不出的化學藥水寫的暗號信件,幾乎毀壞了伊的健康。
一八九八年,俄羅斯社會民主黨成立。一九○三年,該黨在Brussels與倫敦開第二次會議的時候,列寧主張把該黨改為中央集權的組織,由一個中央集權體指導一切運動。他力持此說,爭論甚激,該黨因而分裂成為二派:列寧一派為多數派(Bolsheviki);反對列寧的一派為少數派(Mensheviki),少數派的領袖是Martov,多數派的領袖就是列寧。
列寧既作了多數派的領袖,許多舊時負有聲望的老前輩如Plekhanov亦在其內,都投票舉他。後來他們才轉到少數派裡去,成了他的反對黨。
列寧雖隻身寄居異國,沒有一點活動的方法,亦不失他的勇氣,亦不抱悲觀。他刊行了一部“經濟學研究”的書,在俄國銷行很廣。他用以他這部書賣得的餘錢,並賴Lunacharsky,Bogdanov, Vorovsky諸人的助力,創了一種報,名曰“前進”(For Ward)。
一九○四年,俄國的革命運動復活了。列寧在是年的會議提出很多的問題,如那無產階級專政、資本家財產沒收、革命運動發展至於極度、俄羅斯革命是全世界國際社會主義者革命的樂令等等問題,都是可以決定他後來作勞農政府的領袖的。
一九○五年,俄國第一次革命爆發,列寧以大赦得歸故國,指揮第二次國會裡多數派的活動。不久反動又起,遂又逃往芬蘭(一九○六年),而瑞士(一九○七年),而巴黎(一九○八年)。此時他又創立了兩種報:一名“社會民主黨”(The Social Democrat),是一個宣傳的機關;一名“無產階級”(The Proletariat),是一個學理的刊物。他同他的同志住在Cracow,距俄國邊境很近,他在那裡可以與俄革命黨人接近,並且指揮他們的運動。
列寧於宣傳運動外,還有美術的興趣和著作的生涯。 Wilcox說他像馬克思一樣,歡喜英國的博物院。他對於這個機關有很熱情的稱譽,一談到此,便眼光四射,興致勃勃。他在英時即住在博物院的附近,這是他最歡娛最足以慰安精神的樂土。
列寧譯過一部Sidney and Beatrice Webb著的“產業的平民主義”(Industrial Democracy),成績很好。他自己的著作重要的有下列的十九種:
一、俄羅斯社會民主黨問題(一八九七年出版)
二、俄羅斯資本主義發達史(一八九九年在聖彼得堡出版)
三、經濟的札記和論叢(同上)
四、什麼是要做的? (吾黨運動的難問題)(一九○二年在德國出版)
五、告貧乏的農民(為農民對於社會民主黨的宗旨而作)(一九○三年在瑞士由俄國革命的社會民主黨出版)
六、進一步退兩步(論本黨的危機)(一九○四年在瑞士出版)
七、民主革命中的社會民主黨兩個政策(一九○五年在瑞士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總部出版)
八、社會民主實業史略的大綱(由一九○五年至六年的文集)(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九、解散舊國會和無產階級之目的(一九○六年在俄國出版)
十、一九○五年至七年俄羅斯第一次革命中的俄國社會民主黨的大綱(一九○七年著,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一、經濟批評主義的唯物哲學(一九一○年出版)
十二、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末日(一九一五年著,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三、俄國政黨和無產階級之目的(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四、論進行方法的文書(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五、革命的教訓(同上)
十六、農業中資本發達律的新論據(卷一論美國農務經濟中的資本主義,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七、國家與革命(一九一七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八、蘇維埃政府的要圖(一九一八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十九、無產階級的革命與考慈基漢奸(一九一八年在彼得格拉出版)
列寧的著作譯成英文的,我只看見有“無產階級的革命”(是集合列寧與托羅士基最近的演說而成的,紐約共產黨印書社印行)、“蘇維埃政府的要圖”(紐約Rand school印行)和“國家與革命”三種。大戰初發的時候,列寧方在奧國企圖運動工人起來反抗,因被捕入獄。賴法國社會黨人的運動,才得釋放出來。他便回到瑞士,仍舊為平和為國際社會黨努力運動。一九一五年的Zimmerwald大會中,也有他活動,他在那裡是極左派的領袖。
一九一七年四、五月間,俄皇倒後,他很想回國,但協約國政府很反對他回俄國。虧得瑞士社會黨人的計劃,費了許多周折,才得經由德國回俄。隨著他來的有一百多革命黨人。其中有很多的社會革命黨和少數派,著名的象Axelrod, Martov等亦都在內,他們是反對列寧和多數派的最有力的人物。他到俄都的那一天,陸海軍人和一般人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歡迎典禮,從此他的生涯就和俄國的大革命混在一處了。
摘自“俄羅斯革命的過去及現在”
1921年7月1日
“新青年”第9卷第3號
署名:李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