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契丹
契丹本鮮卑之種也,居遼澤之中,橫水之南。遼澤去榆闗一千一百二十里,榆闗去幽州七百十四里。其地東南接海,東際遼河,西北包冷陘,北界松陘山川。東西三千里,地多松柳、澤饒、蒲葦。其族本姓達呼哩,後分八部。一曰達爾扎部,二曰伊斯琿部,三曰舍琿部,四曰諾爾威部,五曰頗摩部,六曰訥古濟部,七曰濟勒勤部,八曰實衮部。營縣四十一,每部有刺史,每縣有令,酋長號契丹王。唐制兼松漠府都督,幽州置松漠府長史一人監之。其後諸姓不常。唐會昌中,幽州節度使張仲武表其王齊蘇,請賜印篆爲奉國契丹之印。朝廷從之。其八族長皆號曰大人,稱刺史,內推一人爲王,建旗鼓以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唐末有耶律安巴堅者,怙強好勇,不受諸族之代,吞侵隣部,兵力漸盛。嘗與後唐太祖會盟於雲州,結爲兄弟。其後僣稱帝號,以妻舒嚕氏爲皇后,燕人韓延徽爲宰相。法令嚴明,諸部皆畏伏之。
党項羌
党項羌,古析枝之地,漢西羌之別種。其地東至枀州,南接舂桑、述桑諸羌,北通吐谷渾,處山谷間,亘三千餘里。種有數姓自爲部落,一姓之中復分爲小部落。有細封氏、費聽氏、析利氏、野辭氏、房當氏、米禽氏,拓拔最爲強族。俗皆土著,居有棟宇織毛,罽以覆之。其人多壽,或至百五六十歲。不事生業,好爲盜竊。前世或來朝貢,自唐寶應正元之後皆率部族內附。居慶州,叫平貢部落。會昌初命三使以統之。
于闐
于闐在京師西九千九百餘里。西南帶慈領與婆羅門相接,去三千餘里,南與吐番接,西北至踈勅國二千余里。國城之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次西有烏玉河,其源同出于崑罔山,去于闐一千三百餘里。每歲至七八月,小水之後,取玉于河謂之撈玉。官取之后方許私取,禁令甚嚴。地多蒲萄醖而爲酒,味極醇美。其俗好事祅神。唐貞觀中,其王伏闐信來朝,復遣子入宿衛,其後亦時來朝貢。
突厥
突厥之史,前書載之備矣。自號可汗,猶古之單于。妻號可賀敦,猶古之閼氏也。子弟謂之特勒,別部領兵者皆謂之設。其大官屈律啜次阿婆次頡利法次吐屯次俟斤並代居其官而無員數。父兄死則子弟襲,其位北番之中最爲強盛。至康室之末爲諸番所侵,部旅微弱,亦嘗來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