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御製題乾坤鑿度(愛新覺羅·玄燁)
乾坤两鑿度,撰不知誰氏。
矯稱黄帝言,蒼頡為修飾(叶)。
以余觀作者,盖後於荘子。
南華第七篇,率已揭其旨。
儵忽鑿七竅,竅通渾沌死。
乾坤即儵忽,渾沌實太始。
乾坤既鑿開,渾沌斯淪矣。
言易祖繫辭,頗覺近乎理。
靈圖測𨽭𨼡(《字彚補》作「𨽭𨼡」,云古文「陰陽」,字見《乾坤鑿度》,與此字體稍異。),乃或述䜟緯(叶)。
有純亦有疵,稽古堪資耳。
黄震著日抄,所論正非鄙。
欽若斯足徵,撫卷勵顧諟。
提要
《乾坤鑿度》二卷
臣等謹按《乾坤鑿度》二卷,《隋唐志》、《崇文總目》皆未著録,至宋元祐間始出,《紹興續書目》有《蒼頡注鑿度》二卷,後以鄭氏所注《乾鑿度》有别本單行,故亦稱此本為「巛鑿度」。程龍謂「隋焚讖緯,無復全書」,今行於世,惟《乾坤二鑿度》者是也。其書分上下文各為一篇,上篇論四門、四正、取象、取物以至卦爻、蓍䇿之數;下篇謂坤有十性,而推及於蕩配、陵配,又雜引萬形經、地形經、制靈經、蓍成經、含靈孕緒緯,文詞多聱牙不易曉,故晁公武疑為宋人依托,胡應麟亦以為元包洞極之流,而胡一桂則謂「漢去古未逺,尚有祖述,有禆易教」,評隲紛然,真偽莫辨。伏讀御製《題乾坤鑿度詩》,定作者為「後於莊子」,而舉應《帝王篇》所云「儵忽混沌」、「分配乾坤太始」,以推求「鑿」字所以命名之義,援据審核,折衷至當。臣等因考《列子》、《白虎通》、《博雅》諸書,皆以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為氣形質之始,與「鑿度」所言相合;獨莊子於《外篇·天地》畧及「泰初有無」之語,而其他名目槩未之見,則「儵忽混沌」實即南華氏之變文,作「鑿度」者,復本其義而緣飾之耳。仰蒙聖明剖示,精確不刊,洵永為是書定論矣。按七經緯皆佚於唐,存者獨《易》,逮宋末而盡失其傳。今《永樂大典》所載易緯具存,多宋以後諸儒所未見,而此書實為其一。謹校定訛缺,釐勘審正,冠諸易緯之首,而恭疏其大㫖於簡端。
《易緯稽覽圖》二卷
臣等謹按後漢書樊英傳註舉七緯之名以 稽覽圖冠易緯之首隋志鄭康成注易緯八 卷唐志宋均注易緯九卷皆不詳其篇目宋 志有鄭康成注稽覽圖一卷通考七卷而馬 氏經籍考載易緯七種亦首列鄭注稽覽圖 二卷獨陳振孫書錄解題别出稽覽圖三卷 稱與上易緯相出入而詳備不同似後人掇 拾緯文依託為之者非即康成原注之本自 宋以後其書亦久佚弗傳今永樂大典載有 稽覽圖一卷謹以後漢書郎顗楊賜𫝊隋書 王劭𫝊所見緯文及注㕘校無不符合其為 鄭注原書無疑惟陸德明釋文引無以教之 曰蒙太平御覽引五緯各在其方之文此本 皆闕如則意者書亡僅存已不免於脱佚矣 其書首言卦氣起中孚而以坎離震兊為四 正卦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又以自復至坤 十二卦為消息餘雜卦主公卿侯大夫候風 雨寒温以為徵應蓋即孟喜京房之學所自 出漢世大儒言易者悉本於此最為近古至 所稱軌𥮥之數以及世應遊歸乃兼通於日 家推步之法考唐一行推大衍之䇿以算術 本於易故其本議言代軌德運及六卦議言 一月之䇿九六七八發斂術言中莭候卦皆 與稽覽圖相同獨所云天元甲寅以來至周 宣帝宣政元年則似甄鸞所推甲寅元歷之 術而又有云太初癸巳則古無以此為元者 其他雜引宋永初元嘉魏始光唐上元先天 貞元元和年號紛錯不倫蓋皆六朝迄唐術 士先後所附益非稽覽圖本文今審覈詞義 退文附書以為區别並援經注史文是正訛 舛依馬氏舊錄析為上下二卷庶言易學者 或有所考見焉
《易緯辨終備》一篇
臣等謹按辨終傋一作辨中備後漢書樊宏 傳注易緯凡六為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 卦驗是類謀而終以此篇馬氏經籍考皆稱 為鄭康成注而辨終備著錄者一卷今永樂 大典所載僅寥寥數十言已非完本且其文 頗近是類謀而史記正義所引中備孔子與 子貢言世應之說與此反不類或其書先佚 而後人雜取他緯以成之者亦未可定也然 别無可證仍舊題云
《周易乾鑿度》二卷
臣等謹按周易乾鑿度鄭康成注與乾坤鑿 度本實二書晁公武並指為蒼頡修古籀文 悞併為一永樂大典遂合加標目今考宋志 有鄭康成注易乾鑿度三卷而不及乾坤鑿 度則知宋時固自單行也說者稱其書出於 先秦自後漢書南北朝諸史及唐人撰五經 正義李鼎祚作易傳徵引最多皆於易㫖有 所發明較他緯獨為醇正至於太乙九宫四 正四維皆本於十五之說乃宋儒戴九履一 之圖所由出朱子取之列於本義圖說故程 大昌謂漢魏以降言易老者皆宗而明之非 後世所託為誠稽古者所不可廢矣原本文 字斷缺多有訛舛謹依經史所引各文及旁 採明錢叔寶舊本互明校正增損若干字其 定為上下二卷則從鄭樵通志之目也
《易緯通卦驗》二卷
臣等謹按易緯通卦驗馬端臨經籍考宋史 藝文志俱載其名黄震日抄謂其書大率為 卦氣發朱彛尊經義考則以為久佚今載於 說郛者皆從類書中凑合而成不逮什之二 三蓋是書之失傳久矣經籍考藝文志舊分 二卷此本卷帙不分核其文義似於人主動 而得天地之道則萬物之精盡矣以上為上 卷曰凡易八卦之氣驗應各如其法度以下 為下卷上明稽應之理下言卦氣之徵驗也 至其中訛脫頗多注與正文往往相混其字 句與諸經註疏續漢書劉昭補注歐陽詢藝 文類聚徐堅初學記宋白太平御覽孫瑴古 微書等書所徵引亦互有異同第此書久已 失傳當世並無善本可校類書所載亦輾轉 傳訛不盡可據謹於各條下擬列案語其文 與注相混者悉為釐正脱漏異同者則詳加 㕘校與本文两存之蓋通其所可知缺其所 不可知亦闕疑仍舊之義也
《易緯乾元序制記》一篇
臣等謹按乾元序制記後漢書注七緯名並 無其目馬氏經籍考始見一卷陳振孫疑為 後世術士附益之書今考此篇首簡文王比 隆興始霸云云孔穎達詩疏引之作是類謀 疏又引坤靈圖法地之瑞云云今坤靈圖亦 無此文而與此篇文義相合又隋書王劭傳 引坤靈圖泰姓商名宫之文今亦在此篇至 其所言風雨寒温消息之術乃與稽覽圖相 近疑本古緯所無而後人於各緯中分析以 成此書者晁公武謂其出於李淑本當亦唐 宋間人所妄題爾
《易緯是類謀》一篇
臣等謹按是類謀一作筮類謀馬氏經籍考 一卷鄭康成注其書通以韻語綴輯成文古 質錯綜别為一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諸書 引其文頗多與此本㕘校並合蓋視諸緯畧 稱完備其間多言禨祥推騐並及於姓輔名 號之說與乾鑿度所引易歷者義相發明而 隋書律歷志載周太史上士馬顯所上表亦 有玊羊金雞之語則此書固自隋以前言術 數者所必及也今訂其訛複第錄如左
《易緯坤靈圖》一篇
臣等謹按坤靈圖孫㲄謂配乾鑿度名篇馬 氏經籍考著錄者一卷今僅存論乾无妄大 畜卦詞及史注所引日月連璧數語則其闕 佚者蓋已夥矣考後漢書注易緯坤靈圖第 三在辨終備是類謀之上而王應麟玊海謂 三館所蔵有鄭注易緯七卷稽覽圖一辨終 備四是類謀五乾元序制記六坤靈圖七二 卷三卷無標目永樂大典篇次亦然今畧依 原第編孴蓋從宋時館閣本也
-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恭校上
-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 總校官 臣陸費墀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