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漯 拼音:lěi,luò,tà 部首:水 笔画数:14 Unicode:6F2F 「漯」在《康熙字典》页:647.005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他合切【集韻】【韻會】【正韻】托合切,𠀤音錔。水名。【前漢·地理志】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縣。 又漯隂,縣名,屬平原郡,漢有漯隂侯。 又滀漯,水攢聚貌。【木華·海賦】𣽴濆淪而滀漯。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水名。出鴈門。或作灅㶟。○按《說文》本作濕,或省作𤂽。後以濕爲乾溼之溼,而𤂽又轉爲漯字。𤂽字右从日下糸。 相关汉字 㣿 𢗇 灼 𨑽 茁 卓 𠡑 𧘑 妰 叕 𦭱 斫 𨓂 浊 𦮽 酌 丵 𡷿 烵 浞 诼 𨺝 㧻 𦰹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𠒾 每日一成语:真情实感 每日一词语:佩銘 每日一诗词:鸭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