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脍 拼音:kuài 部首:肉 笔画数:10 Unicode:810D 「脍」在《康熙字典》页:996.003 【未集下】【肉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 相关汉字 渨 愄 𨻒 媙 𦵨 楲 椳 微 詴 煨 溦 𧚷 𦓽 㣲 𢕧 𧛚 㕒 蝛 𧍥 覣 𨖿 𤌒 䋿 薇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𠬘 每日一成语:箪瓢屡空 每日一词语:幝幝 每日一诗词:改祭修斋决疑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