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脍 拼音:kuài 部首:肉 笔画数:10 Unicode:810D 「脍」在《康熙字典》页:996.003 【未集下】【肉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 相关汉字 𩞬 䠬 𪑬 䮴 𧄼 𪒘 仾 𡗨 𡗰 低 𡘄 奃 𣅥 彽 𡛜 㫝 𠱣 䍕 𢘢 𥾬 𦍞 𦍝 袛 䧑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𫑈 每日一成语:惨鸷刻覈 每日一词语:剩語 每日一诗词:景祐释奠武成王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