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名实相副
名声和实际一致。
详细解释
1. 【解释】:名声和实际一致。
2. 【出自】:汉·陆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
3. 【示例】:又如臣下有所建议,君主便叫他去做,看他能照所说的作到否。~的赏;否则罚。 ◎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
又如臣下有所建议,君主便叫他去做,看他能照所说的作到否。~的赏,否则罚。
出处
汉·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名副其实 名符其实 名实相符 |
反义词 | 有名无实 名不副实 |
国语辞典
注音 ㄇㄧㄥˊ ㄕˊ ㄒㄧㄤ ㄈㄨˋ 拼音 míng shí xiāng fù相似詞: 名不虛傳
相反詞: 名不副實
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一致。
▶ 漢.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副,過人甚遠。」
▶ 《明史.卷一六四.黃澤傳》:「科舉所以求賢,必名實相副,非徒誇多而已。」亦作「名實俱副」、「名實相符」、「名實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