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嗜痂之癖
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详细解释
1. 【解释】: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2. 【出自】:《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3. 【示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4.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怪癖的嗜好
例句
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嗜痂成癖 |
国语辞典
注音 ㄕˋ ㄐㄧㄚ ㄓ ㄆㄧˇ 拼音 shì jiā zhī pǐ喜食瘡痂的嗜好。語本《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後用以形容人的嗜好奇特。
▶ 《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亦稱為「嗜痂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