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出出
1.象声词。惊怪声;磨擦声;嘻笑声。
2.连续出现的样子。
狀聲詞:
(1) 形容驚怪的聲音。
▶ 《左傳.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宋大廟,曰:『譆譆出出。』」
(2) 形容摩擦聲。
▶ 元.錢霖〈哨遍.試把賢愚窮究套.三煞〉:「窗隔每都颭颭的飛,椅桌每都出出出的走。」
2.连续出现的样子。
国语辞典
注音 ㄔㄨ ㄔㄨ 拼音 chū chū狀聲詞:
(1) 形容驚怪的聲音。
▶ 《左傳.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宋大廟,曰:『譆譆出出。』」
(2) 形容摩擦聲。
▶ 元.錢霖〈哨遍.試把賢愚窮究套.三煞〉:「窗隔每都颭颭的飛,椅桌每都出出出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