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藩镇割据

初藩镇仅统所属各州的甲兵,旋并兼按察、安抚、度支各使,统辖各州刺史,始掌握境内全部军政大权。安史之乱后,中央力量大为削弱,王朝被迫以魏博成德幽州三镇分授旧将为节度使。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形势。节度使职位,往往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承袭,或为士卒自择,称为“留后”。其后,淄青淮西也效其所为。至公元9世纪初叶,藩镇发展到四十几个,形成所谓“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新唐书·兵志》的局面。藩镇间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王朝虽屡图削弱藩镇势力,但收效甚微。元和年间一度平定淮西等镇。河朔各镇也暂时服从中央,但不久又复故态。藩镇割据局面延续两个世纪,人民遭受兵祸,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至北宋初,解除藩镇兵权,藩镇割据局面始告结束。


每日三十词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