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伏腊
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1. 夏之伏日及冬之臘日,為秦漢時令名。
▶ 《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歲時伏臘,烹羊炮羔。」
▶ 唐.白行簡《李娃傳》:「娃既備禮,歲時伏臘。」
2. 伏祠臘祭,或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
▶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 《文選.潘岳.閑居賦》:「牧羊酤酪,以供伏臘之費。」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国语辞典
注音 ㄈㄨˊ ㄌㄚˋ 拼音 fú là1. 夏之伏日及冬之臘日,為秦漢時令名。
▶ 《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歲時伏臘,烹羊炮羔。」
▶ 唐.白行簡《李娃傳》:「娃既備禮,歲時伏臘。」
2. 伏祠臘祭,或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
▶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 《文選.潘岳.閑居賦》:「牧羊酤酪,以供伏臘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