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 同安区

在福建省厦门市郊,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面积 1047 平方千米。人口55.1万。辖2街道办事处、7镇。区人民政府驻大同街道办事处。三国吴为东安县地。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并析置同安县(同安之名始此);同年复省入晋安县。隋为南安县地。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场为县,仍用晋代同安县名,治今大同镇。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风里、民安里及同禾里五、六、七三都置马巷厅,宣统三年(1911年)废厅,仍归同安县。1913年析嘉禾里置思明县。1914年析翔风里浯洲(金门岛)、烈屿及大、小嶝岛置金门县。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五专区。1950年3月属泉州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江专区。1953年划集美乡归厦门市。1957年划灌口区十二乡归厦门市,划金山、锦宅二乡归龙溪县。1958年属厦门市。1970年又属晋江地区。1973年复属厦门市。1996年撤县设区。《大清一统志》泉州府:同安故城“今同安县治。……旧城东西广而南北隘,如银锭然,亦曰银城;又城南溪有二石,状如鱼,色若铜,亦名铜鱼城”。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南部。港湾深入内地,海岸曲折,多岬角。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花生、甘蔗。海产牡蛎、对虾、海盐。有龙眼、荔枝、菠萝、槟榔芋等。为全国龙眼生产基地之一。特产文昌鱼。工业有啤酒、纺织、制糖、食品、机械等。福诏、新集、厦隘等公路经此。刘五店港有货轮通港、澳。为北宋科学家苏颂、清抗英名将陈化成、近代爱国华侨陈嘉庚故里。名胜古迹有梅山、北辰山和隋建梵天寺、宋汀溪窑址。

同安区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