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知难而退

【成语】:知难而退
【拼音】:zhī nán ér tuì
【简拼】:znet
【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示例】: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近义词】: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反义词】: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的态度
【英文】:withdraw after learning of the difficulties
【德文】:vor Schwierigkeiten zurückscheue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郑国处于他们之间,他依附晋国,楚国就派兵征服它。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士会、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听到他们已经结盟,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

知难而退 成语接龙

【顺接】:退避三舍 退傅挥金 退徙三舍 退出江湖 退思补过 退步抽身 退食自公 退藏于密 
【顺接】:引嫌辞退 节节败退 出处进退 口黄未退 旅进旅退 不进则退 鹏抟鹢退 激流勇退 
【逆接】:不虑而知 路人皆知 浑然不知 鲍叔相知 故交新知 生死不知 博者不知 灼见真知 
【逆接】:知足长乐 知命不惑 知情不报 知恩报德 知事明理 知错就改 知白守黑 知人善察 

 查看:「知难而退」的典故、知难而退成语故事
 查看:「知难而退」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关成语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