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順治出家 > 二十四、大佈施南巡賜襪

  話說清涼寺的和尚們,都很疑惑慧真的來歷。有一天,忽然巡撫有命,傳圓智去見,滿寺的和尚們驚惶的非常,不知是禍是福。隔了五天,圓智才得回來,和尚們便去問訊。圓智道:『咱們的清涼寺是交著運了,巡撫穆大人告訴我說,現在的皇上崇尚佛教,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要到咱們的五臺山來。囑我就咱們的清涼寺恭辦行宮,以備三宮駐蹕。』和尚們聽著,快樂的了不得。圓智道:『你們忘了嗎?當初我和你們說,那慧真不是常人,必有當世聖人來此探訪,現在果然應著我的話了。你們現在能知慧真是怎等人呢?』和尚們道:『弟子們眼力薄弱,不能測得,大師知道他嗎?』圓智道:『居移氣,養稱體,要測想他是怎等人,定要先看他的起居是怎樣,行動是怎樣,靜心去留意,纔能思過半哩。』慧安在旁邊聽著,忙的答道:『這樣講來,慧真是順治皇帝無疑了!』圓智微笑了笑,把腦袋點一點道:『是的哩。我死後,這裡的住持便命慧真去當呢。慧真做了這裡的住持,你們也可靠著他的福哩。』和尚們聽著,個個歡喜而退。

  不到幾天,車駕將到,和尚們日夜忙碌,佈置行宮,纔得辦理妥當。忽然巡撫來了一道密札,說車駕已到龍泉關,因為龍泉關地方山勢險隘,車駕不易度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等耐不住辛勞,太皇太后又因年歲已高,所以便在中途駐蹕。康熙皇帝卻直向清涼寺而來。

  原來康熙皇帝登基的時候,年纔八歲,因為先皇失蹤,太皇太后雖四處派人探聽順治皇帝的蹤跡,哪有什麼下落。直到這時,康熙登基已是六年了。纔得密探報告,說五臺山清涼寺有一異僧,平日不和別人說話,情形很是可疑。太皇太后聽著,心想:『異僧或許便是順治皇帝。』所以命駕而來,表過不提。

  且說康熙皇帝來到清涼寺,帝命出巡,不比尋常儀仗人馬,好不齊整。圓智忙著迎駕,和尚們也個個忙碌異常。惟有慧真卻依然靜坐不言。康熙皇帝歇宿行宮,圓智前去叩安,康熙皇帝劈面就問道:『這所清涼寺有多少和尚?』圓智道:『共有三百零八名。』康熙皇帝道:『朕因皈依佛教獎勵僧人起見,凡是這裡的和尚,每名各賜御襪一雙,惟須當面換著,朕可以知道不致遺漏一名。』圓智聽著,唯唯聽著,唯唯答允,立即敲了雲鍾,傳集滿寺和尚排隊來見。

  原來康熙皇帝賞賜御襪,乃是生的一計。因為順治皇帝逃禪而去的時候,康熙皇帝只得八歲,皇帝家不比民間,父子是不常見面的,又是小孩子眼力差些,隔了六年時間,面貌已是無從記起。太皇太后便和他說是順治皇帝在腳底上有紅痣七顆,到了清涼寺,可借賜襪之名,查看和尚的腳,倘然見到紅痣的和尚,便是順治皇帝無疑了。康熙皇帝得了這個秘密記號,早預備許多布襪。正備行事,不料清涼寺的和尚們雖是聽得鍾響,齊來出見,惟有慧真聽得這個消息,早已料到中間蹊蹺,一時又無可躲避,慌了生得一個急計策,便跑到廚房中間,假做燒火模樣。心裡燒火的乃是火夫,不是和尚,便可避此查看了。那許多和尚齊集之後,因為人數太多,也沒有留心著慧真。

  圓智便上前啟奏道:『和尚們都已齊集,候皇上調譴。』康熙皇帝便命宮監把三百零八雙布襪分賜許多和尚,人多手快,那消多時,和尚已遍派無遺,但是多了一雙布襪回來。康熙皇帝心想:『襪未數錯,怎的會多了一雙回來呢?』便再去查點人數,果然只有三百零七名。康熙皇帝便喚圓智來前,怒問道:『你們總共有三百零八名和尚,怎的只有三百零七名呢?』圓智聽著,汗流滿背的奏道:『或是有一名未聞鍾響,忘了出來,待我去尋來便是。』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