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部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简介

  医学衷中参西录 清·张锡纯 公元1909年

  医学衷中参西录 书名。亦称《衷中参西录》。五部30卷。近代张锡纯著。初刊于1918至1934年间,共7期(相当十7个分册)。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作者的医疗经验阐发医理,颇多独到见解;并制定若干有效方刘。修订本分为医方、药物、医沦、医话和医案5部分*删去某些重复和讹误之处。名曰“衰中参西”,意在初步尝试沟通中西医学。

  张锡纯,字寿甫,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遂为盐山人。家道小康,自曾祖始累代业儒,父彤元(字丹亭)为痒生,以训蒙终其生。其家训教子孙宜训蒙兼习医而益世润身。锡纯天资颖悟,遵家训,诵读之暇,游艺方书,后两赴秋闱不第,竟以医名于时。

  张锡纯先生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捍卫与发扬中医学的杰出人物,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而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堪称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当时《山西医学杂志》称之为“医书中第一可法之书”,《绍兴医报》称为“医家必读之书”,据《奉天医学杂志》记载,朝鲜人称为“至贵至宝之救命书”,而且当时各省立医校多以此为教材。几十年前,该书不失为站在时代前沿的伟著,时至今日,仍是一本授人以巧的杰作。对于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科学研究,仍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