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大全 > 雷


读音:Léi

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方雷氏。古诸侯 方雷氏,以国名为氏,后一支改为单姓雷。二是以祖名为姓氏,黄帝有 臣子雷公,后世以祖名为姓氏。三是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末以及魏晋南 北朝时期,有“潳山蛮”和“南安羌”改姓为雷。

雷姓最初以中原为其繁衍地,后雷姓迁居于古时的楚汉之地,即今 天的江西、湖北、安徽、四川等地。晋朝时雷姓形成江西境内的一大望 族,后有一支迁往冯翊(今陕西大荔),成为当地一大名门望族。唐宋 以后,内蒙古、广东、陕西、江西、湖南、山西均有雷姓人的身影。明 初洪武年间,雷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 甘肃、湖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明中期至清代中叶,雷姓有部分 人移居海外。如今,雷姓尤以四川、湖 北、陕西等省为多。

雷姓历史人物有雷义,东汉名臣。 为人谦让,曾举茂才,他欲让同郡陈 重,最后二人同时并举,被誉为交友的 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雷万春,唐张巡所部偏将。 安史之乱时,从张巡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在城上身 中六箭,屹立不动,城陷后遭杀害。雷发达,清建筑设计家。曾参与皇 宫设计,圆明园、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为他设计。雷锋,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楷模,热心助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他因公殉职 后,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九位。


【源】 ①黄帝之臣雷公之后,见《姓苑》(11,17,60)。②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后以国为氏,单姓雷(7,12,17,60)。③南安雷氏,源出西羌累姐族,以族名为氏(60,70,242)。后完全汉化(69)。今四川乐山一带雷氏当系源自西羌累姐这一支。姚薇元认为:惟姓氏诸书,仅谓雷氏为方雷之后,女为黄帝妃,即嫘祖之说,显不足信。考《后汉书·西羌传》,羌族有累姐种附汉,疑雷氏本西羌累姐种,以其种名首音为氏。后世子孙乃附会为黄帝妃嫘祖之裔(70)。④东汉南郡潳山蛮有雷氏(7,60,80)。南郡地处湖北襄樊以南,长江以北一带。后完全汉化(69)。⑤金时女真人阿典氏,汉姓为雷(71)。⑥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阿克占氏,后改姓雷(180)。今满族姓(344)。⑦景颇族春雷氏,汉姓为雷(166)。⑧基诺族布柯氏,汉姓为雷(223)。⑨壮(109)、苗(115,117)、彝(130)、瑶(119,225)、水(126)、阿昌(142)、畲(172,173)、羌(194)、土家(387)、蒙古(369)、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豫章、冯翊(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2%,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多此姓,三省雷姓约占全国汉族雷姓人口53%。【人】 雷斅,即雷公,黄帝臣,善医、著《致教论》、《药性炮制》等书(62)。雷义,东汉时鄱阳人,尚书侍郎(7,17)。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河北之尚 义、正定、阜平,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湖北之 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 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鲜、白、回、 畲、壮、苗、水、瑶、景颇、阿昌、布依、土家、锡 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方雷 氏之后,女为黄帝妃,生元枵 (按: 或作 ‘玄嚣’), 盖古诸侯之国。”后“以国为氏”。《姓氏考略》 亦收, 其注引《姓苑》云: “黄帝臣有雷公。” 又引 《古今姓 氏书辨证》云: “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后以国为氏, 单姓雷。”望出冯翊、豫章。② 《姓氏考略》 据 《后 汉书》、《十六国春秋》 注云: “潳山蛮、南安羌均有 雷氏。” ③畲族之雷姓,相传为 “槃瓠 (龙期) 之 后。”④古代羌人亦有雷姓,相传西羌,累姐种的后裔。

汉代有雷波,善击剑; 唐代有雷满,武贞军节度 使; 清代有雷学琪。

雷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