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库

(重定向自史记)
史記
作者:司馬遷 西漢

史記一百三十卷,內府刊本。司馬遷撰,褚少孫補。事蹟具漢書本傳。少孫,據張守節正義張晏之説,以為潁川人,元成閒博士。又引褚顗家傳,以為褚大弟之孫,宣帝時為博士,寓居,事大儒王式,故號先生。二説不同。然宣帝末距成帝初不過十七八年,其相去亦未遠也。案:自序,凡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為百三十篇。漢書本傳稱其十篇闕,有録無書。張晏注以為歿之後,亡景帝紀武帝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傳靳列傳劉知幾史通則以為十篇未成,有録而已,駁張晏之説為非。今考日者龜策二傳並有「太史公曰」,又有「先生曰」,是為補綴殘稾之明證,當以知幾為是也。然漢志·春秋家史記百三十篇,不云有闕。蓋是時官本已以少孫所續,合為一編。觀其日者龜策二傳並有「臣為郞時」云云,是必嘗經奏進,故有是稱。其「先生曰」字殆後人追題,以為別識歟。周密齊東野語司馬相如傳贊中有「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之語,又摘公孫宏傳中有「平帝元始中,詔賜子孫爵」語,焦竑筆乘賈誼傳中有「賈嘉最好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語,皆非所及見。王懋竑白田雜著亦謂史記止紀年而無歳名,今十二諸侯年表上列一行載庚申、甲子等字,乃後人所增,則非惟有所散佚,且兼有所竄易。年祀緜邈,今亦不得而考矣。然字句竄亂,或不能無,至其全書,則仍原本。焦竑筆乘張湯傳贊如淳註以為續之者有馮商孟柳。又據後漢書·楊經傳,以為嘗删書為十餘萬言,指今史記非本書,則非其實也。其書自以來,傳本無大同異。惟開元二十三年。敕升史記·老子列傳伯夷列傳上。錢曾讀書敏求記云尚有刻,今未之見。南宋廣漢張材又嘗刊去褚少孫所續,趙山甫復病其不全,取少孫書別刊附入,今亦均未見其本。世所通行,惟此本耳。至偽孫奭孟子疏所引史記西子金錢事」,今本無之。蓋人詐託古書,非今本之脫漏。又學海類編中載偽洪遵史記真本凡例一卷,於原書臆為刊削,稱即藏在名山之舊槀。其事與鄱陽王漢書真本相類,益荒誕不足為據矣。註其書者,今惟裴駰司馬貞張守節三家尚存。其初各為部帙,北宋始合為一編。明代國子監刊版頗有刊除點竄。南監本至以司馬貞所補三皇本紀五帝本紀之上,殊失舊觀。然彙合羣説,檢尋校易,故今録合倂之本,以便觀覽。仍別録三家之書,以存其完本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本紀

  • 三皇本紀
  • 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 卷二     夏本紀第二
  • 卷三     殷本紀第三
  • 卷四     周本紀第四
  • 卷五     秦本紀第五
  • 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 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 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 卷九     呂后本紀第九
  • 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 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 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 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 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 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 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 卷十九    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
  • 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 卷二十一   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 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世家

列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