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年譜一卷 > 直講李先生文集 8 <<




直講年譜
            宋 魏峙 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二年已酉先生始生
祥符三年庚戌二歲
祥符四年辛亥三歲
祥符五年壬子四歲
祥符六年癸丑五歲
祥符七年甲寅六歲

祥符八年乙卯七歲
 按先生見蘇祠部書云六七歲時調聲韻習字書勉
 勉不忘則知先生一二年間知向學矣蘇祠部/舜欽祥符九年丙辰八歲
天禧元年丁巳九歲
天禧二年戊午十歲
 按先生見余監丞書云十歲知聲律則知先生於是
 年知習舉業矣余監丞時/為南城宰

天禧三年已未十一歲
 按先生作疑仙賦序云吾母無子徧禱無不至祥符
 元年夢二道士奕棋於户外往觀之其一取一子授
 焉遂娠又云生十餘歲從先父適田間宿東郊夢人
 以書褾與之曰王狀元文集夢中以為沂公之文也
 既而就學果不甚魯或時開卷𢠵然憶念謂曽讀此
 書再思之未嘗見也詳此二夢則知天生賢哲以壽
 斯文之氣脉豈偶然哉

天禧四年庚申十二歲
 按先生見余監丞書云年十二近文章則知先生於
 是年能文矣
天禧五年辛酉十三歲
乾興元年壬戌十四歲
 是年丁府君憂按鄭夫人墓誌云年十四而先君沒
 又云先君嘗學不應舉教其子作詩賦亦樂施惠尤
 直信則知先生家學有源委矣

仁宗皇帝天聖元年癸亥十五歲
天聖二年甲子十六歲
天聖三年乙丑十七歲
 是年府君服除按鄭夫人墓誌云稍出游求師友則
 知先生出游必在府君服除之後
天聖四年丙寅十八歲
天聖五年丁卯十九歲
天聖六年戊辰二十歲

天聖七年已巳二十一歲天聖八年庚午二十二歲
 是年娶夫人陳氏按慶厯七年先生作夫人墓誌云
 陳氏今為南城人生五年養于伯父又十一年而嫁
 嫁十一年而卒又云復還舊居娶婦蓋先生前此出游
 至是年始還家歟 又有見余監丞書云十歳知聲
 律十二近文章思慮猖狂耳目病困者既十年矣此
 書當作於是年

天聖九年辛未二十三歲
 是年著潛書十五篇 又有見孫寺丞書云年二十
 三雞鳴而起誦孔孟羣聖人之書纂成文章以康國
 濟民為意文章蓋指潛書也孫寺丞時/為南城宰
明道元年壬申二十四歲
 是年著禮論七篇其後余襄公有書與先生曰所示
 禮論七篇推進禮經準的世教派仁義贅刑政豈止
 獨步江表校聲名於後俊哉先生之有功於禮經也

 如此 又作陳仲溫進士墓誌
 按陳仲溫諱璆先生之伯丈也故墓誌序之末曰初
 君之弟與其婦偕死息女始絶乳君愛養之如已子
 長以嫁李氏
明道二年癸酉二十五歲景祐元年甲戌二十六歲
 是年有邵氏神祠記其畧曰建昌城北有民邵氏世
 奉五通禱祀之人日累什百景祐元年里中大疫而

 吾家與焉唯五通諗以無害疾之解去皆約日時有
 功於予其可廢而不載作記恐是此年
景祐二年乙亥二十七歲
 按先生見蘇祠部書云由六七歲時調聲律習字書
 勉勉不忘逮于今兹年二十七矣此書當作於是年
景祐三年丙子二十八歲 是年作明堂定制圖并序 平土書 上聶記注書
  上李修撰書 上宋修撰書 太平院住持記

 冬至夜酒醒詩 甘露亭詩
 按見聶記注書云行年二十八矣當在是年見李修
 撰書云生平為文謹採二十四篇寫成一冊及明堂
 定制圖一道并序草具其副辱諸侍者見宋修撰書
 云嘗著明堂定制圖并序其意在贊明經義以禆益
 一王之盛禮謹繕其副陳諸座隅則明堂圖之作亦
 在是年也獨平土書不著所作歲月然先生明年見
 范公而范公他日薦先生必以禮論易論明堂定制

 圖平土書共獻必同作於此一二年之間 張宗古
 送先生南歸序其畧曰自周室距今曠千餘載此禮
 廢絶所以學者各是已見競牽師習故復出泰伯以
 明其本蓋指明堂圖也
 是年入京贄見宋修撰李修撰聶記注葉集賢諸公
 皆許可宋公庠/李公淑/聶公冠卿/葉公清臣/也㑹貢
 舉罷遂歸
景祐四年丁丑二十九歲

 是年往鄱陽見范文正公其書云年二十九嘗遊
 邑彷徨而歸又黜鄉舉其後范公與先生書云在鄱
 陽勞惠訪尋以改郡不敢奉邀則知先生是年鄉舉
 不利而往鄱陽訪范公也
寳元元年戊寅三十歲
 是年作廣潛書十五篇 命箴 野記 鄧公儀傷
 辭 縁槩師詩 惜雞詩
 按廣潛書自序云歲辛未泰伯以潛名書後七年羈

 栖山巖即而廣之復為十五篇則此書當作於是年
 命箴云三十曰壯聖人以立則此箴亦當作於是年
 廣潛書云羈栖山巖則野記亦作於是年寳元二年已卯三十一歲
 是年先生夢大雨震所居室有一人紫衣而冠謂之
 雷神呼先生使前授之題曰春社詞援筆得八句與
 之及覺記其首三句頗怪麗後七年以五句足之按
 此夢與疑仙序二夢而三一為誕彌厥月之祥二為

 神授斯文之印天生賢哲豈虚其證是三夢皆可書
  富國彊兵安民三十策按先生以康定二年試制
 科則此策必作於是年
康定元年庚辰三十二歲
 是年得男參魯 有上江職方書 又往越州赴
 高平公招故有登越山詩按丁亥年先生作亡室墓
 誌云一男參魯僅毀齒蓋自庚辰至丁亥凡八年故
 曰僅毀齒也

 按先生上江職方書云行年三十餘近訪呉越而歸
 曰三十餘則當在是年曰訪呉越而歸則訪范公也
 江公鎬寳元元/年以職方守旴
康定二年十一月改慶厯元年辛巳三十三歲
 是年作建昌軍集賢亭記 修麻姑殿記 麻姑山
 仙都觀修三清殿記 梓山院修佛殿記 上呉舍
 人王内翰富舍人劉集賢慎殿丞書 日出詩 感
 事詩 和慎史君出城見梅詩

 按集賢亭記序曰康定二年夏六月太守慎公作新
 亭于軍門之南孟秋告成郡人李覯為記三清殿及
 麻姑殿記皆是康定年號梓山佛殿記亦云康定二
 年秋九月則是數記皆作於康定未改元之前也上
 慎殿丞書蓋慎公釴其時以殿中丞守旴江此書當
 作於未入京之先
 上呉舍人王内翰富舍人劉集賢書蓋呉公肅/王公
 堯/臣富公弼/劉公敞/其時皆居朝此書當作於入京

 之日然是年郡舉先生應茂材異等科有㫖召試故
 入京上諸公書乂寄祖祕丞無擇/詩歴序應科本末
 則云憂愁經歲是先生留京一年也
慶厯二年壬午三十四歲
 是年先生試制科得召第一長沙蕭注與先生書云
 昨偕弟英求舉於京師聞足下應賢良預第一召試
 未有不心思目願欲識其面者 秋七月試制科不
 第歸過南康見郡守祖祕丞

 按皇祐類稿與祖祕丞詩云及過廬山南聞君初布
 治又曰高㑹雖暫歡故園當速至是先生留康廬日
 淺而歸興濃矣 是年又有寄小兒詩 送余疇若序 與章望之祕
 校書 與楊屯田書楊文公/億之子 麻姑山賦 寄周寺
 丞詩 惜才詩 送侯殿直知吉州詩
 按寄小兒詩注云此兒纔三歲蓋庚辰得男至壬午
 恰三歲送余疇若序寄周寺丞詩蓋周燮以是年宰

 南豐請余疇若南豐主學故先生以序送其行楊屯
 田其時守筠州故有書與之麻姑山賦乃述高臺層
 瑶繚垣築粉之美必是修麻姑殿後所作當在是年
 送侯殿直詩曽得滁州在故鄉按國史歐公以慶厯
 二年知滁州此詩之作亦當在是年也惜才詩恐亦
 是作於下第之後
慶厯三年癸未三十五歲
 是年集退居類稿十二卷 慶厯民言三十篇 作

 周禮致太平論三十篇 撫州菜園院記 雪中贈
 柳枝及柳枝荅詩 寄周寺丞詩 送錢寺丞知白
 州詩 三賢詠 上蔡學士詩 寄祖祕丞詩
 按先生集所為文名退居類稿云自弱冠迨今十五
 歲得草稿二百三十五首類為十二巻是年冬至日
 南康守祖無擇/為先生作序則知先生是年下第退
 居既集退居類稿又有周禮致太平論焉其後陳次
 公述先生墓誌云及退居為周禮致太平論并序則

 實作於是年也 上蔡學士書言鄒子房事蓋蔡公
 以慶厯三年為諫官此書亦作於是年 周寺丞燮/
 時為南豐宰錢寺丞得臣/時以南城宰知白州故先
 生有詩送之 又寄祖祕丞詩云郡守方仁賢學宫
 盛修理踵門致勤恪命我談經藝余襄公薦章云下
 第退居四方生徒從之講習鄧溫伯云慶厯三年南
 城始詔立學先生為之師四方來學嘗數百人則知
 先生以是年退居于家故郡守請主學事 柳枝詩

 蓋因是年二月入京遇雪而作也
 是年中女生按丁亥年先生作陳夫人墓誌云中女
 五歲其少未免懐蓋中女之生在是年也
 先生作周禮致太平論三十篇而内治七篇居其首
 其畧曰内宰以隂禮教六宫六宫后也又以隂禮教
 九嬪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后尊也不得不受
 教女御卑也而教亦及之是在王宫者不可不知禮
 也余按此篇三歎成王周公致太平之書其精神心

 術盡在於是使先生之志獲行如有用我執此以往
 豈特王河汾能言之惜夫其不果也
 先生作慶厯民言三十篇開諱而下言言藥石字字
 規戒先生斯時無官守言責少露梗槩一二年間杜
 富韓范歐余王蔡君明臣忠三陽道泰公既不能為
 三諫之詩以効君謨又不能為濃墨之頌以効石介
 雖在畎畝惓惓忠赤不能自已作為此篇天子聖明
 芻蕘博採持此上聞言者無罪四十二年之治實嘉

 賴之故祖無擇/曰真醫國之書爾慶厯四年甲申三十六歲
 是年上富公范公書 作麻姑山真君殿記 李子
 高墓表 陳伯英墓表 寄祖祕丞書 除夜感懐
 詩 南塘觀魚詩二詩並次陳/殿丞肅韻
 按上富范書蓋獻慶厯民言及言國事故也
 李子高墓表云卒於慶厯四年則墓表想亦作於是
 年

 陳伯英墓表云吾嘗銘陳仲溫之葬其子漢公字伯
 英後十二年而死又從而表之仲溫乃先生之伯丈
 伯英乃郎舅也仲溫之葬在壬申年伯英以甲申年
 死故曰後十二年則墓表亦當作於是也
 寄祖祕丞書云教道亦難行徒以釣積毀篋書歸敝
 廬庠門任蕪穢先生此言蓋因上蔡學士書言鄒子
 房事鄒因誣織先生同入郡圄其事既白先生乃棄
 學事而復家居也

慶厯五年乙酉三十七歲
 是年有與胡安定書 寄祖祕丞詩 南城縣㕔記
 處士陳君墓誌銘及祭文 白石暹師塔銘
 按與安定書云康定初錢塘别後二年自京師歸中
 途曽寫書今又四年則此書當作於是年 是年余襄公薦先生于朝其章畧曰李覯博學通識
 包括古今潛心著書研極治亂江南儒士共所師法
 閩中名士黄通以書與范文正公曰李覯生聖時三

 十七年也其徳行文學其智識材術疑三代英靈復
 生于今大江而南皆呼曰先生暨應詔來都下今副
 樞富公諫省歐陽公紫微余正言三班田紫微淮南
 祖提刑皆當世之名儒莫不競造其門而優禮之若
 吾公者知泰伯為最深惟其知之也深故嘗有論薦
 泰伯之心慶厯六年丙戌三十八歲
 是年作長江賦 集皇祐續稿作序 足成夢中春

 社詩 上王刑部書 次王刑部遊麻姑山詩 及唱
 和詩序 傅代言墓表
 按先生乙未年再上富公書云慶厯四年以書言南
 方事後二年作長江賦則此賦當作於是年 王刑
 部乃漕使逵也 是年游信州作弋陽縣學銘 聞
 女子瘧寄詩 弋陽縣堂北見夾竹桃海棠二詩
 題靈陽宫龜峯精舍葛陂懐古詩 逢何道士詩 按先生皇祐三年作新成院記云前此予歸自信又

 云既去五六年自此年至皇祐三年約五六年則游
 信必在是年若銘若詩皆作於在信之時也
慶厯七年丁亥三十九歲
 是年作禮論後語 刪定劉牧易圖序 宋屯田延
 平集序 亡室陳氏墓誌 處士饒君墓表 建昌
 知軍㕔記 景徳寺重修大殿及造彌陀閣記 邵
 武軍學莊田記 小女詩 海南編集 題韓偓詩
 後 答黄漢傑書

 按禮論作於明道元年而後語云吾為禮論後十
 年有持章望之論一篇以吾為好怪則禮論後語當
 作於是年刪定劉牧易圖序論見於答宋屯田書亦
 當作於是年 宋屯田延平集蓋因入閩訪福帥蔡
 學士路經昭武而作也宋屯田咸字貫之時/為延平倅假守昭武海南編
 詩因宋屯田見示海南編而作題韓偓詩後因游閩
 而作 答黄漢傑書以漢傑貽書言景徳寺記及邵
 武軍學記言浮屠事故先生答漢傑書云覯排浮屠

 固久於潛書於富國策人皆見之矣豈年近四十而
 輙渝哉惟漢傑觀厥二記不甚熟爾吾於此言乃責
 儒者之深非尊浮屠也先生言年近四十則此書當
 作於是年
 是年夫人陳氏卒按陳次公述先生墓誌云再娶饒
 氏不知娶於何年
慶厯八年戊子四十歲
 是年中女子死有哭女詩云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

 喪曰踰年者蓋去年陳夫人卒今年中女死也冬十
 一月作建昌軍儀門記 太平寺浴室記 寄祖祕
 丞詩
皇祐元年已丑四十一歲
 是年作宋中舍及江夫人墓碣銘 送李山甫詩 是年范文正公薦于朝其章畧曰李覯著書立言有
 孟軻揚雄之風義臣今取到本人所業禮論七篇明
 堂定制圖序一篇平土書三篇易論十三篇共二十

 四篇編為十巻繕寫上進乞賜御覽則知斯人之才
 之學非常儒也其人以母老不願仕乞就除一官許
 令便養
皇祐二年庚寅四十二歲
 是年作周醫博墓表 迴向院記 謝官表謝范
 資政啓 怡山長慶寺詩
 是年赴范文正公招于杭州范公再薦于朝其章
 臣去年録進李覯所業十巻其明堂圖序一卷今朝

 廷行此大禮千載一時斯人學古之心上契聖作再
 錄上進乞加天奬以勸儒林㫖授將仕郎太學助教
 誥詞云學業優議論正有立言之體且履行修正誠
 如薦章特以一命及爾其益進于道勿患朝廷之不
 知也
皇祐三年辛卯四十三歲
 是年作廣文陳生墓銘 承天院記 麻姑山仙都
 觀御書閣記 新成院記 送知軍曹比部移之䖍

 州詩 按旴志曹公觀以皇祐三年守旴此詩當作於是年
 是年丁母鄭夫人憂十二月葬于先府君墓東南隅
 實建昌鳳凰山之麓按墓誌云方謀扶親西遊夫人
 許之未及行而遭大故
皇祐四年壬辰四十四歲
 是年集皇祐續稿八巻作序 刋行周禮致太平論
 十巻 上孫觀文書 酬陳屯田詩

 按續稿序云行年四十四疾疹時發作其於文字間
 尚克有進也歟又云慶厯癸未錄退居稿後三年復
 出百餘篇當在是年上孫觀文書蓋是年儂志高寇
 廣西孫觀文沔/持節討之先生寄書陳利害十事孫
 公答書云示教民病非留心博愛何以及此 酬陳
 屯田詩云封豕長蛇戰嶺南蓋指儂寇也此詩亦當
 作於是年
皇祐五年癸巳四十五歲

 是年著常語上中下三卷 承天院羅漢閣記 栢
 林溫氏書樓記 傅進士墓銘
皇祐六年甲午四月改至和元年四十六歲
 是年除鄭夫人服 作常語後序 袁州學記 清
 話堂詩 送嚴介序聶夫人徐夫人張都官墓誌
  袁州雜詩三首
 先生作袁州學記河東柳淇書京兆章友直篆天下
 號為三絶其學記畧曰惟四代之學攷諸經可見天

 下治則撢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猶當仗大節為
 臣死忠為子死孝詳味斯言此豈特為袁州學校重
 且將為天下國家重故曰君子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乎 袁州雜詩郡守祖無擇/皆賡其韻 清話堂詩
 蓋與周伯達宿景徳寺而作其詩云無限中心不平
 事一宵清話又成空遂目其處為清話堂且題八句
 云至和二年乙未四十七歲

 是年寄富公書并長江賦一首皆論東南利害 寄
 祖祕丞詩 送春二絶 送陳司理序 江屯田墓
 誌 陳都官墓碣銘 鄒夫人墓誌銘 鄭助教母
 陳氏墓銘 陳府君夫人聶氏墓銘
至和三年丙申九月改嘉祐元年四十八歲
 是年有鉛山縣尉陳君墓銘
嘉祐二年丁酉四十九歲
 是年國子監奏乞差太學助教李覯充太學説書

 令赴太學供職按奏劄云雖因名儒論薦命試一官
 未沾政禄而養道丘壑欲望朝廷差充太學説書冀
 有禆庠序風化
嘉祐三年戊戌五十歲
 是年除通州海門主簿太學説書 作太學議一篇
  景徳寺修院記
 按誥詞云爾醇明茂美通于經術東南士人推以為
 冠自佐學政逾年于兹孜孜渠渠務恪厥守祭酒司

 業以為博士之職莫宜於爾可特授通州海門縣主
 簿太學説書如故㫖令詳究太學制度故有學議嘉祐四年已亥五十一歲
 是年權同管勾太學蓋因胡瑗以病告假故有斯命
 尋以祖母未祔先塋請假歸遷㫖給假一月先生遂
 歸八月卒于家十二月祔葬于鳳凰山府君之塋按
 陳次公作先生墓誌云臨終無他言惟執次公手以
 明堂圖為託三禮未成為恨是先生又作三禮論未

 成而絶筆也


欽定四庫全書
 旴江集卷一       宋 李覯 撰
  賦
   長江賦



每日一字一词